当最后一枚印章“嗒”地落下,2000本“丝路护照”全部写满故事;当最后一束灯光熄灭,五大洲的笑声仍在首钢园9号馆回荡。五天,近30国,上万人次,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用最绚烂的方式证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9月14日,首钢园9号馆外的“炫彩世界”标识映着余晖,为期五天的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正式落下帷幕。这场盛会以“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为主题,秉持“多元、创新、科技、融合”理念,依托服贸会的平台,邀请近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共赴文化之约,编织起文明互鉴的网络,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之花在北京绚烂绽放。
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22场演出、13场推介
多元文化交融,铺展文明互鉴长卷
22场精彩演出,让“一带一路”文化风情“相约北京”。舞剧《五星出东方》选段《集市舞》重现古丝路集市盛景;杂技《钢小伙》凭“力与美”震撼全场;魔术《炫舞飞鸽》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曲剧《茶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亲历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底蕴……中国评剧院、中国杂技团、北京民族剧院、北京市曲剧团、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等多家国内顶尖文艺团体轮番登场,通过形式多样的经典剧目,让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昆仑吟唱”专场文艺演出
斯洛伐克演员们合影留念
外国艺术家则带来了地道的“家乡味”,乌干达舞蹈《娜鲁·娜鲁》鼓点炽热,印尼歌手演唱的《印尼祖国》醇厚悦耳,斯洛伐克的音乐旋律更似多瑙河的清风拂面。
中外茶艺文化交流环节,中国茶艺师温杯注水,行云流水间尽显 “和静怡真”的东方雅致;阿根廷马黛茶则带领观众感受南美茶文化里的社交温度。两种茶香交织,成了跨越洲界的文化对话。
精彩的表演引来观众连连拍手叫好
13场文旅推介,把“诗和远方”折叠进北京的午后。约旦带观众“云游”佩特拉古城,科特迪瓦派送特色巧克力,密克罗尼西亚推介海岛风光,带领观众“足不出京逛世界”。
多场中方推介聚焦北京形象与服务能力,搭实中外交流之桥。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现场演示覆盖9语种的“一站式服务”,从在京生活、旅游到投资咨询,全方位满足外籍人士需求;北京市文旅局“Amazing Beijing”主题推介,串联北京中轴线的文脉传承;“北京服务(机场服务点)”推介则详细解读首都机场、大兴机场服务点的综合服务模式,全方位展现北京航空枢纽的高效服务水平;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推介“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GNIS)”,为全球人才对接北京资源提供数字化便利;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则带来“影见中轴”北京中轴线主题影像展推介,讲述中轴背后的文化故事。
2000本护照、上万人次观展
从“客”到“友”,诉炫彩情缘
五天里,观众们攥着“丝路护照”穿梭在20国展位,格鲁吉亚的葡萄酒瓶印章、伊朗的玫瑰花纹印章……一枚枚特色印章盖满护照,让观众仿佛完成了一次环球之旅。
观众展示盖好章的“丝路护照”
在卢旺达驻华大使馆展位前,市民冉女士正和展商聊得起劲,话题从卢旺达咖啡的醇厚口感,不知不觉转到了云南咖啡的独特风味。让冉女士意外的是,对方不仅听说过云南咖啡,还能说出云南咖啡那股带着高原阳光的果香,“虽然隔得这么远,但对好咖啡的喜爱都是一样的。这种瞬间让人觉得世界其实挺小的,不同的文化之间有很多共鸣。”
“我每天都来补章,今天终于集齐了!”市民李先生举着五天集齐的五色护照说,“在摩洛哥驻华大使馆展位盖完章,工作人员还教我用阿拉伯语说‘谢谢’,这比买纪念品有意义多了!”
小朋友拍照打卡
“妈妈你看,我在这呢!”活动现场,小男孩高兴举着“炫彩世界”主题拍照框,眼睛笑得弯成了月牙。高兴的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孩子很早就盼着来‘炫彩世界’。看完演出后,就开始在各个互动区‘盖章’,现在又到处拍照打卡,开心得都不肯走了。”
观众浏览各国特色商品
展商们的“炫彩记忆”同样鲜活。伊朗展商娜菲斯则指着玫瑰喷雾笑着说:“去年参展时,大家总围着问藏红花,今年很多人追着要玫瑰喷雾。中国朋友的这份喜爱,就是我们来的理由。”
第一次参加“炫彩世界”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驻华大使馆带着特色工艺品来这里,就是为了传播本国文化。“今年7月,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中国互免签证协定生效。这次来就是想让更多中国朋友知道,密克罗尼西亚有湛蓝的海水、有独特的海岛风光。”现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刚介绍完,就有观众问怎么订机票,“‘炫彩世界’这个窗口太及时了!”
观众在“炫彩世界”展区挑选特色产品
格鲁吉亚驻华大使馆展位工作人员滑动手机展示着上千位微信好友,语气里满是自豪,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参加“炫彩世界”了,最初只是想让大家尝尝格鲁吉亚的葡萄酒,没想到通过这个平台,越来越多中国朋友认识了格鲁吉亚,甚至想去格鲁吉亚旅游。“‘炫彩世界’不只是做生意的平台,更是交朋友的地方,这些年的回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科技人文“双向奔赴”
共筑世界文明百花园
这场盛会能成为服贸会的网红打卡地,藏着不少“小心思”。室外的“世界之窗”AI装置前永远排着队,观众轻点屏幕就能“不出国门打卡全球”;地面的北京中轴线地贴,用极简线条勾勒永定门到钟鼓楼,小朋友踩着线条跑,家长在旁讲中轴故事,现场成了“移动的文化课堂”。
观众拍照留念
室外四大特色展位前观众络绎不绝
室外展区的四大特色展位,成了观众打卡的“热门地”。“北京发布”展位精心设置中轴线明信片集章点与拍照区,印有中轴线元素的明信片凭借独特的文化韵味,成了现场的“抢手货”;北京演艺集团展位上,“锦小绣”手办盲盒及各类潮流文创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抢购,展位内的巨型玫瑰花道具更是凭借高颜值,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布景;中国日报文创展位带来近50款文创产品,其中“蛇来运转冰箱贴”与“胡同里的一家人”主题明信片格外吸睛;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展位同样人气旺盛,工作人员现场演示9语种 “一站式服务” 功能,从外国友人在京的日常生活需求、旅游出行咨询到投资办企业的相关协助,均能提供全方位支持,展位推出的“关注有礼”“分享有礼”互动,更是吸引中外观众热情参与。
留言板上满是观众的期许与祝福
作为志愿者,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马同学今年是第二次参加“炫彩世界”,再次参与让她感觉非常开心,能够看到世界各国通过这个平台展示本国特色产品,也能看到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联系越来越紧密。
提起北京对推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努力,同样是志愿者的王同学表示非常自豪,作为北京人,能够看到有这么多国家的人来北京做客,觉得世界非常奇妙,“各国友人相聚一堂、交流沟通,我们既能展现本国的风土人情,也能看到各国特色,不同文化间的碰撞非常奇妙。”
80岁的参展市民樊奶奶和老伴儿很喜欢自驾游,曾经去过20多个国家,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各个国家的文化。樊奶奶说,中国越来越强大,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我们需要加强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只有互相沟通、互相了解,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炫彩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平台。”
当最后一场演出的掌声落下,展商与观众挥手道别,有人忙着交换联系方式,有人约定明年再见。这场持续五天的文化盛宴虽落幕,但近30国的文明对话、上万人次的欢笑、2000本“丝路护照”里的印章,早已把“友谊桥”筑得更加牢固。活动虽已结束,但“炫彩世界”永不打烊。未来,“下一个十年”的崭新篇章,仍将为文明互鉴而书写,继续点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彩画卷。(文/图 石丽敏 孙丽晨 李金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