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北京二十年了,以前从未注意到还有这样一个类似于当今清北的古代教育圣地——北京孔庙和国子监。今年教师节这一天,凭教师资格证可以免费参观,我便欣然前往。
下午两点左右,我从居住地骑行出发,一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
在雍和宫的对面,,有一条街,迎面看到一个匾额,上书有“成贤街”,沿着这条街向西 走几百米,便到达孔庙大门口。
走进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老树。
这些柏树,大多是明朝时栽树,距今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有的树干是笔直的,有的则奇形怪状,这些老树历经六七百年的风风雨雨,世事沧桑,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里。不由得令人感慨万千啊!
其中最奇特的是一棵树叫“柏上桑”。原本是柏树,后树干空心了,飞鸟衔桑葚种子,恰巧落于柏树空心中,长出桑树,由此得名。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要建筑。
牌扁上书有“万世师表”。
这个牌扁是何时,何地,何人书写的呢?
原来是康熙大帝1684年,祭祀山东曲阜孔庙时,御笔亲赐。
大成殿内,上面有很多牌匾,“道洽大同”“生民未有”等。
“生民未有”为雍正皇帝御笔,表达对孔子至高无上的赞誉。出自《孟子.公孙丑》中“出乎其类,拨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孔庙和国子监内的景点还有很多,我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看一看,但还是感觉收获很大。其他景点再整理一篇小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