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年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将于9月17日至21日集中展示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博览会期间,盘龙区以“和美与共,智享盘龙”为主题,聚焦文化数字化、创意设计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携辖区8家文化创意企业展现盘龙文化创新魅力。
科技引领未来,在盘龙展区最具科技感的核心板块,让观众得以身临其境体验“穿越”自然、“玩转”虚拟。踏入星樾传媒展区现场,步入XR影像体验区,映入眼帘的是无影绿棚拍摄区,工作人员正通过实时抠像与光学追踪技术,将真实人物“放进”虚拟场景。坐上体验椅,瞬间便沉浸于屏幕中的虚拟丛林,花豹、斑马、大象、长颈鹿环绕身旁。云南这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区内,不仅可以探秘野生菌王国、体验菌子中毒,还能漫步版纳雨林“遛大象”……只要带上VR设备,就能体验一场奇幻的探险旅程。昆明艾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3D打印,来到展区,桌上陈列的20余款潮玩礼品全是“云南定制”。现场还有3D打印机实时工作,可供近距离触摸3D打印的细腻质感,感受科技与创意的碰撞。
走进盘龙生活美学区,能够领略独特的“盘龙烟火气”。在云南仓百年茶厂的茶场景中,传统普洱茶饼经过制茶技艺的创新,推出了“一朵菌”“太极”等产品,不仅泡饮便捷,外观亦颇具趣味。在茶桌前落座,细细品味茶艺师精心泡制的茶品,便可感受“云茶”那醇厚而深远的底蕴。司炉咖啡秉承“从种子到杯子”的精品化生产理念,将卓越的咖啡体验带到了展会现场,果香、花香、可可醇香交织融合,扑鼻而来。昆明市盘龙区艺束花植花艺设计工作室是昆明市插花花艺协会首家理事单位,他们的专业团队用鲜花打造出盘龙展区独有的生机,让文化与自然在这里温柔相遇。在此次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会场还将精彩呈现多场音乐表演——琵琶演奏、小提琴独奏……为现场展演增色添彩,让市民在观展过程中亦能邂逅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
手工技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雕细琢的细节,更在于蕴含其中的匠人精神。金谷林科技展区内,植物染围巾上天然肌理源自少数民族古法,“云蓝小姑爷”布扎系列绣着彝族吉祥图案,还有用汉麻纤维制成的民族服饰,摸起来柔软透气,尽显云南少数民族的造物智慧。阿秀文化艺术工作室带来了“天工丝韵”品牌掐丝珐琅文创,通过对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与设计赋能,让曾经的宫廷技艺真正“走进生活”,实现“万物皆可掐”的创新。同时,现场还可以体验掐丝珐琅的制作,让观众在精细的流程中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
这些企业的集中亮相,生动呈现了数字技术与创意设计如何重塑多元生活体验。同时,展厅巧妙融入云花、云茶、云咖等云南特色元素,成功打造出“科技+创意+生活”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区,让观众直观感受文化产业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结。
此外,盘龙区还在C86山茶坊设立分会场,以“阅书 越山 悦己”为主题,携手聿山书集打造一场为期五天(9月17日至21日)的多元文化盛宴,为市民带来集书香、创意与互动于一体的文化体验。
分会场内,20个精心打造的特色摊位涵盖书籍、文创等多个品类,成为文化体验重要载体。其中,10家本土独立书店带来的“轻阅读”书籍,契合当下碎片化阅读需求;5家文创品牌推出的“阅读+日常”主题产品,在阅读中融入日常生活元素,让人们在挑选时感受阅读与日常的紧密联系;两家特色饮品提供精品咖啡和中式茶饮,书香、茶香、咖啡香在现场相互交织,营造出慵懒惬意的文化休闲氛围。市民可穿梭于摊位间,或挑选书籍、或欣赏文创、或品味饮品,沉浸式感受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还与璞玉书店联动,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体验。9月19日的新书分享会,作家林雪虹将现场解读《林门郑氏》,并开启同步直播,打破空间限制,邀请读者线上互动交流;9月20日的“科普月”专场,则设置了多个亲子互动环节,将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索科学奥秘,让亲子时光更具知识性。
此外,分会场还推出集章打卡兑换福利、图书盲盒抽奖等趣味活动,有效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让文化体验从单一场景延伸为多元联动,真正实现“沉浸式阅读体验+市集逛玩+亲子社交互动”的深度融合。
盘龙区在2025年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展示,不囿于体验展区,呈现出盘龙文化产业的生动缩影。一直以来,盘龙区始终坚持用科技激活传统,以创意点亮生活。这些充满创意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盘龙区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