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大口子贺兰矿一棵松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贺兰山作为中国南北走向的两座山脉之一,山脊东西两侧有很多沟谷,多呈近东西分布。东侧包括汝箕沟、大水沟、插旗沟、苏峪口、滚钟口、黄旗口、甘沟、三关口等。对于银川户外爱好者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滚钟口了。作为景区,可以敞开进入。进入景区后,可以进一步深入大口子沟、小南沟、大寺沟、丁香沟等一系列沟谷,去探索广袤雄浑的贺兰山。又是周末,走进大口子沟——贺兰矿——一棵松——莲花山小环线。相同的爱好,总能找到朋友。本来是两三人进山,最后却走成了十几人的队伍。
通往笔架山垭口一侧的这尊岩石,很像是自由不羁负手而立的诗仙李白。想起那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去。此刻的诗仙,又在望谁送谁呢……
正是秋末初冬,山裹萧瑟,山坳中的那抹红叶,还在执着的守候着秋。时光不息,季节流转,大自然中,所有的植物都更加盼望春天的。
户外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每个走进户外的人,都是心怀热爱,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的。
山川的辽阔,雄浑,壮美,也塑造了户外人的平和,大气与不争。翻山越岭,跨沟过坎,不达目的不言放弃,是每个户外人所具备的品质。
不屈不挠,百转千回,水,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在这冬日的凌冽里,贺兰山的水尤显珍贵。一路奔涌一路滋润。待明春,大口子沟,将是一沟的绿色葱茏。
也曾疲累,也曾汗流浃背。那每一步,每一滴,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贡献。
贺兰矿上,不期而遇的新朋老友,阳光下的吃吃喝喝你推我让,充满了友爱与温情。总是觉得,户外的一切言行,摒弃了伪装,像大山一样,自然,真诚,阳光。
老友相遇,掩饰不住内心的开心与欢乐。从六十多岁到七十多岁,大山给了我们生命的力量。鼓励并相约:生命不息,登山不止。
身畔,贺兰山上,云卷云舒。今年秋季雨多,为整个贺兰山储备了足够的水份,这样的浅山,这样的云雾升腾,是多年来少见的。这说明,贺兰山的生态正在变的越来越好,这是我们最喜欢,这是大山的欢喜。
山涧,林间,那是大自然的爱恋与滋润。人与自然,大山与气候,都是互相作用的。少些索取和破坏,多些关爱与保护,才会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望着眼前那些熟悉的山峰和沟壑,因着这抹云,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亲切,神秘,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沿着一棵松山脊行进,西侧远处是贺兰山主峰山脊。高处的巴峰,已是雪色朦胧,寒风凛冽了。
一棵松山脊,人影绰绰。那是由户外爱好者开辟的登山路线,命名的景观,如今已成了一个标志性的打卡点。唯有真切的爱,才会不畏艰险,开拓创新,去发现新的世界。
更多的户外爱好者汇聚在一棵松下。一棵松,承载了多少户外人的欢乐和梦想,欢喜与希望。有多少热爱,就有多少美好。
光影中,群山巍峨,树影渺渺。似乎每一个枝丫,每一块山岩,都在拥抱这温润与浓烈,这自由、洒脱与飘渺。
鹰嘴崖,屹立山岗,四季不变。唯一变换的,是那衣装,春绿秋黄,夏季的绿哟,带着淡淡的松香。
夕阳西下,这是户外人的回归时刻,也是贺兰山最美的时光。夕阳下,大山收敛起了坚硬、生冷,变的柔和而迷离,如梦似幻。
山裹氤氲,那丝丝缕缕,是呼吸,是它生命的印记。
贺兰山,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温暖安然。行走山巅,大山将世间的一切喧闹与纷扰都隔绝在山外,只有呼吸和内心的指引。时光缓慢而悠长,沉浸在这无边的宁静中,感受内心的空旷,大山的力量。
莲花峰,迎来送往,变化的是季节,不变的是户外人的坚守和脚步。贺兰山,心怀热爱,你就是我们的诗与远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