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公里戈壁路,28位教育人共赴一场“放下、坚持、破茧”之约
9月的敦煌,戈壁滩褪去暑气,多了几分苍茫辽阔。9月15日至18日,由校长邦与教培江湖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教育精英戈壁徒步之旅如期而至,2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从业者,用3天时间走完88公里,在风沙与星光中,书写了一段关于教育人初心与坚守的故事。
9月15日,敦煌的阳光还带着暖意,来自不同城市的教育人陆续抵达。白天的接机、签到拍照没有太多仪式感,更像一场久别重逢的聚会——有人带着办学路上的困惑,有人揣着对同行交流的期待,几句“办学多久了”“今年生源怎么样”,就拉近距离。当晚,甘肃省酒泉市瓜州榆林宾馆里,出征大典简单却郑重。四支队伍当场组建:橙色的行知队、红色的红火队、蓝色的大漠苍狼队、绿色的启航队,队员们上台做自我介绍时,没人刻意讲“宏大叙事”,更多是“想陪大家一起走下来”“希望多听大家聊聊办学经验”的朴实心愿。安全培训环节,每个人都听得认真,毕竟接下来的3天,戈壁的风沙与未知,需要大家彼此照应。
9月16日,徒步正式开启,当天的主题是“放下”。清晨的戈壁滩还泛着凉,队伍从戈壁清泉出发,目标是常乐驿,全程31公里。起初大家还有说有笑,可走了不到10公里,脚下的砂石开始硌脚,迎面的风裹着细沙往衣领里钻。
大漠苍狼队里,三年级小孩哥是队长,也是大家的“小动力”,一路走一路笑,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收获了各式各样的漂亮石头;行知队里有做科技教育的,有做K12培训的,走着走着就自然成了“互助小组”:有人体力好,帮队友背水;有人经验足,提醒大家调整呼吸节奏。没人纠结“谁走得快”,只在意“有没有人落下”。
傍晚抵达常乐驿时,每个人的裤脚都沾着沙尘,脸上却带着轻松——白天的徒步,不仅放下了平日办学的忙碌,更放下了彼此间的陌生。当晚的星空分享会没有灯光,只有头顶的银河格外亮,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的不是“业绩”“指标”,而是“第一次站在讲台的紧张”“帮学生解决难题后的满足”,简单的故事里,满是教育人共通的热望。
9月17日,主题换成“坚持”,路线从常乐驿到黄谷驿,35公里路程更陡,风沙也比前一天大。红火队里有百万粉丝的英语博主,也有留学规划专家,走到中途,有人脚磨起了泡,队友立刻掏出备用创可贴;启航队的几位校长则默契十足,步伐整齐地走在了赛道的最前面,远远拉开了距离。大漠苍狼队是本次戈壁徒步中极具反差感的一支队伍——队里既有64岁的长者,也有年仅8岁的小学生,年龄跨度之大,让他们成为了团队中最特殊的组合。
前一天31公里的徒步已消耗了大量体力,这天出发后,他们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每一步都带着疲惫。但无论是年长的队员还是年幼的孩子,都没说过一句放弃,全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坚持着。最终,这支特殊的队伍用了15个小时,成功走完了当天的全程。
当他们身影出现在视线里时,早已等候在终点的全体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喇叭重重的传出“我要超越自我,精彩不要错过……”纷纷摇动手中的手机灯,点点光亮在戈壁夜色中汇聚成温暖的光海,用最热烈的方式,迎接这些坚持到最后的勇士们抵达营地。这份坚持,像极了我们教育人的样子——面对政策变化、市场挑战,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扛过来。
晚上的篝火晚会格外热闹,烤全羊的香气飘在戈壁上,队员们围着篝火唱歌、拍手、放烟花,白天的疲惫,全被这份热闹冲淡了。
9月18日,最后一天的主题是“破茧”,路线从黄谷驿到大墓子母阙。走在最后的路程里,大家反而放慢了脚步,有人捡起戈壁上的小石子留作纪念,有人和身边的队友约定“回去后常交流”。当看到终点的标志时,没人抢先冲过去,而是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等着身边的人,一起走向终点——就像他们做教育时,从不想“独自领先”,更希望“抱团前行”。
傍晚返程酒店后,庆功晚宴没有奢华的布置,却满是温暖。全体队员一起回顾了戈壁徒步视频,队员们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听到“28人全员完成88公里徒步”时,全场响起掌声;当四支队伍都拿到沙克尔顿奖时,有人红了眼眶——这份荣誉,是对每个人坚持的肯定,更是对“不放弃、不抛弃”的教育精神的诠释。启航队获得冠军团队奖,行知队、红火队、大漠苍狼队拿到同舟共济奖时,大家互相拥抱,没人在意“名次”,只在意“我们一起完成了”。
3天88公里的戈壁路,不长也不短。对于教育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徒步,更是一场关于教育初心的回望——放下浮躁,坚持热爱,破茧成长。就像他们走在戈壁上时彼此照应一样,未来在办学路上,他们也会带着这份“抱团前行”的温暖,继续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也守护自己心中那份对教育的热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