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是世界长寿乡,好山好水出好柚——这里生态优良、土壤富硒,所产蜜柚皮薄肉嫩、汁多无核、清甜化渣,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果”。大埔蜜柚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更是入选“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产品清单的名优特产。目前,全县蜜柚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其中红肉蜜柚约13万亩,规模稳居全省首位,也是全国最大的红肉基地。
中秋月圆,国庆欢歌,正是大埔蜜柚飘香时!这个假期,不妨走进大埔,从革命旧址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出发,一路观览大埔红色历史、民俗风情、蜜柚美味,体验一场大饱眼福与口福的文化之旅。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致敬热血年代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1927年10月,朱德元帅率第二十五师及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军在三河坝展开了一场阻击战,这就是三河坝战役。三河坝战役重新点燃了大革命失败后粤东地区的革命之火,使这一地区革命蓬勃发展,后来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三河坝战役在中共历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被誉为“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每一处遗迹都像是一位无声的讲述者,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在国庆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向英勇的先烈们致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韩江源头——探寻生命起点
韩江源头
韩江源是大埔县一处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景点,它象征着韩江作为客家人民与潮汕人民“母亲河”的地位。这里标志性的母亲石雕像,生动体现了客家文化中母亲勤劳、坚韧和慈爱的形象;也寓意着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虽分属不同民系,却同饮一江水,血脉相连,人文相亲。它寄托了两地人民增进沟通、携手合作的美好愿望。
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国家4A级景区)——感受客家文化
泰安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清乾隆28年(1764年),砖石木结构。该楼风格独特,雄伟粗犷,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华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
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
走进泰安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斑驳的石墙和精美的木雕。每一块石头、每一处木雕都像是一件艺术品,诉说着客家人的迁徙奋斗史。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客家文化的精髓。每一个转角处,都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不少游客穿上漂亮的汉服,在泰安楼的映衬下,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成为了画中的人物。因此,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任意一个角度都能拍出精美的照片。
大埔小吃文化城——柚子宴
柚子宴
来大埔,可以体验柚子宴。柚子佳肴相继摆上餐桌,或以柚花装饰,或以柚果入馕,或以柚皮提味,造型精致,柚香馥郁,引人垂涎。大埔小吃文化城的柚子宴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埔蜜柚”为核心食材,将客家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创意结合,打造出兼具地域特色与养生理念的主题宴席。
大埔小吃文化城地址:大埔县湖寮镇西环路448—470号(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内,西湖公园对面)
大埔县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穿越客家千年史
大埔县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
大埔县博物馆位于县城黄腾坑口,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该建筑共三层,第一、二层为展览区,三层为办公区。展区内设有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土地、民居大观、客风奇葩、粤东瓷都、华侨之乡、绿色希望等8个展厅,以图片、实物、模型、声像等形式展出大埔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山水风光、风物特产等,充分展示了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
中秋国庆大埔之约——收获美好回忆
大埔,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生活,一份情怀,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这个季节,不妨放慢脚步,走进大埔,来一段充满温暖与文化厚度的旅行!
南方+见习记者 李佳桦 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刘婷
【作者】 李佳桦;马吉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