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地图才发现,我们吃饭的杨柳农庄已经在下午要去的荻浦村北边了,再往前就是东梓关了。
荻浦村和深澳村其实挨的很近,中间就隔着G25长深高速。
上几张老蒋路上给我拍的截图,这是这次摩旅我最后一天最后一个点的珍贵影像了。
这边农村太发达了,这些农民的住房是大部分城里人终生都难以实现的梦想。
很快就到荻浦村,村口有座牌坊,我们径直骑进去。
荻浦村,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下辖村,位于江南镇东部,与富阳场口一溪之隔。
孝子牌坊是清乾隆皇帝为表彰荻浦村孝子申屠开基而建的。文革期间,这座牌坊首当其冲成了“破四旧”的目标。留着大清三十年乾隆皇帝的亲笔,非常具有文化价值。 (摘自百度)
进村就是一片茂密的树林,粗大的树干,林荫遮天蔽日,阳光细碎地洒在曲折的石子路上。
这片古松垅面积40亩,现有十多株树龄200年以上的古树,最老树龄已达880年。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突然间乌云密布,风雨大作,一声巨响后,人们发现这原本粗大壮实的树只剩半棵,另一半不知去向。与此同时,深澳村青桥头,新发现了半棵樟树,从树干到树冠,都可以与荻浦的半棵合而为一。人们议论纷纷,啧啧称奇。
原来,荻浦、深澳两村均姓“申屠”,同根同宗,把此树一分为二,是老祖宗的安排!后来,人们便把这两棵树称为“兄弟树”(摘自百度百科)
荻浦村的古造纸文化源远流长。自清嘉庆年间起,这里的造纸业便蓬勃发展,一度成为百姓经济的主要支柱。其工艺流程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完善,从取料、制作到成品,每一环节都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摘自百度百科)
村口牌坊旁还有座江南第一财神庙。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刹——桐庐荻浦慈济寺。这座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的古寺,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江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申屠氏家谱记载,南宋时,桐江申屠氏世祖理公从富阳胥山迁居至此。理公的后裔应辰、华封公认为溪名不够雅致,于是将溪名改为浦,从而诞生了荻浦这个名字。至今,浦之名仍在使用。
林子里还有座雕像,走近看看是谁。
原来是为了保护这片树林的东溪老人。
由于我们下午就要各自回家,有不少视频和照片要拷到电脑里,所以我们就不准备在村里逛了,这些天古村落看的太多了。所以老蒋找了家咖啡店,准备再请我喝最后一杯,顺便把资料拷掉。
这家牛栏咖啡上锁了,老蒋发来定位说往前走,有家小茶社。
我来到这家老蒋喝茶的小店门口,门口有个水塘,里面荷花还在开放着,对面好像是个祠堂。
这个小店叫结缘堂,小的不能再小,门口装饰和文案弄的还蛮有情调。
老蒋说咖啡店没开门,就跑到这里喝茶,电脑已打开拷贝资料。
店主人是个年轻的小姑娘,一边给我们沏茶,一边聊起天。原来还是安徽老乡,六安人。没想到最后一站还遇到家乡人,真是有缘了。
这个老乡小妹信佛,不大的店堂里挂满了跟佛有关的字画。来这个村子开店时间也不长,男朋友在温州经商。
店门口假山枯木上养了很多绿植,屋里点着香薰,始终放着大悲咒之类的诵经音乐。
老乡已经慢慢把普通话换成六安话,讲了她学佛的经历,将她在村里每天投喂小动物,流浪猫和流浪狗都是她的朋友,甚至蚂蚁也要喂食。村里的老人们都夸她是个善良的姑娘,说话中间还有村里的老太太给她送吃的。
善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忽然变得可贵了,其实这本该就应是做人的本分,可惜很多人缺少公德心和真诚的善意。
六安小妹还带我们去她店旁边参观曾经特别红火的猪栏茶吧。
怪不得刚才遇见的是牛栏咖啡,这里曾经的猪舍也变成年轻人创业的试验田,小妹说疫情前,这里生意特别火爆,如今已经人去舍空,只剩下曾经的石砌猪圈了。
大门紧锁,只能透过窗户看到里面的大堂和雅座。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军,对古建筑进行“修旧如旧”改造,加大对省级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力度,重点挖掘古孝义、古戏曲、古树等特色古文化,全力打造“古风荻浦”品牌。
所以诞生了牛栏咖啡、猪栏咖啡这些创意店,这里是清代猪圈改造的茶空间,保留原始石槽与木结构,之前养殖牲畜的地方,改建成年轻人扎堆的网红店。想想午后在牛栏和猪圈里点上一杯咖啡,还是是比较新奇和惬意的。
只可惜现在遭遇到经济的低迷期,各行各业都在走下坡路,旅游业也深受冲击。我们到深澳村和这里,几乎看不到几个游人,没有人的流量,再有创意的小店也难以维持下去。
每间猪舍都起的名字,有几间屋子可以进去看看。
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灯红酒绿,浅唱低吟的慢摇时光,老蒋应该喜欢这个氛围,可惜如今倒闭了,咖啡也没喝成。
也许今后旅游的人慢慢多起来,这家店还会重新开张。
荻浦村有四大特色文化体系: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依托其千年历史积淀与丰富的物质遗存。"牛栏咖啡"和“猪栏茶吧”,新旧材质的碰撞设计,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创新案例,至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这里的柚子好像不能吃,至少不好吃,我划开一个掉地下的,尝了一下,酸涩的很。
最后一个下午来荻浦村,没去看祠堂等老建筑,反倒跑到猪圈溜达一圈,也给这次旅行的尾声画上圆满的句号。
重回结缘堂,六安小妹继续给我们介绍村里的风景,但我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看了,一心在计划着回程的路线。
我的资料拷完,开始检查车辆和行李。池塘上空的云彩今天格外好看,可能知道我们的旅程就要结束了。
结缘堂在这样清淡的环境里不知能生存多久,好在老乡念佛,生意反倒不重要了,只要心静,在这个古村里修行也不错。
我忽然觉得这次旅行的最后要以这个结缘堂为背景,拍几张我与摩托车的照片留作纪念。
结缘堂前的合影,是这次摩旅我和老蒋精诚团结的见证。老蒋一路上对我关心备至,他也顺利且合格地完成我对他的摩旅测试。要知道摩旅是艰辛和复杂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摩友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在这里在心里对老蒋说声:谢谢老蒋!一路辛苦了!
白云不识匆匆客,清茶却留皖江情。虽是摆拍,但此刻即将和摩友分别的心情是真切的。
和善良的六安小妹在江南镇萍水相逢,虽不知姓名,今后也不可能再见,但至少有杯清茶的缘分,留照祝老乡一切安好!
下午3:49分,谢过老乡,我和老蒋相互道别,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驶离荻浦村。
再次经过慈济寺和石牌坊,我要往北经临安进入安徽宁国,想办法从安徽上高速,今天夜里一定要赶回蚌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