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相融,共启新程。在浑源县文旅协会成立之日,文旅、民宿、餐饮、黄芪四方代表上台发言。他们的发言,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也寄托着对浑源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深切期盼与坚定信心。今天,为大家分享民宿代表程方的精彩发言。——编者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在此,以文旅民宿行业实践者的身份,与各位相聚,共同探讨我们浑源文旅,特别是民宿产业的未来与发展,共同守望恒山的雄浑与厚重,我内心澎湃,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恒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图腾和事业根基。我们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的重要使命。文旅协会,特别是我们民宿分会,绝不是一个空架子,它必须也必将充分发挥服务指导、自律管理、资源整合、诚信建设和纠纷调解的核心作用。我们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对标国内一流,创建叫得响、立得住的“浑源服务”品牌,为浑源的高质量发展,为北岳恒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贡献我们民宿行业的全部力量!
同仁们,目标在前,重任在肩。如何实现?关键在于认清根本、守住初心。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几点我们凝聚的行业共识:
第一,服务质量是民宿的“根本”,没有环境卫生和服务标准,民宿就没有讲情怀的资格。 客人远道而来,最基本的诉求是安全、清洁与舒适。如果连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都做不到,如果服务冷漠、流程混乱,任何“诗和远方”的故事都将苍白无力。标准是底线,是根基。我们必须以近乎严苛的态度,建立并执行高于行业水平的卫生与服务标准,这是我们对客人最基本的尊重,也是我们讲好恒山故事的前提。
第二,文化特色是民宿的“生命”,没有人文景观与地域特色,民宿就成了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 浑源的魅力,在于其独一无二。我们的民宿,必须杜绝“千店一面”,要深深地从这片土地汲取养分。我们的设计,可以是融入古长城边塞的苍劲,也可以是诠释恒山道教文化的清雅;我们的餐饮,是地道的浑源凉粉、黄糕、莜面、炖羊肉;我们特有的文化,是聆听恒山古老传说,体验地方非遗传承。让我们的每一家民宿,都成为一本人文版的“恒山读本”。
第三,民宿的灵魂在于“民”,是民风、民俗等凝聚地域文化的要素。 “民宿”二字,“民”在前,“宿”在后。其核心魅力正是由民风、民俗等凝聚地域文化的要素所构成的主人文化和在地体验。游客或近或远赶来,不只是放松了心情、放飞了心灵,更能满足融入自然山川风光、融入地方风土人情的深层次感受。我们要做的,是让客人感受到淳朴热情的民风,体验到独特有趣的民俗,品尝到塞外美食的味道,聆听到恒山古老的民乐。让他们通过我们这扇“民宿”之窗,真正爱上恒山这方水土。
第四,科学规划需讲究“原汁原味”,原生态设计营造需落位“好山好水好地方”。 发展不是破坏,建设需讲和谐。我们的民宿规划与设计,必须敬畏自然、尊重历史。要讲究原汁原味,尽量因地制宜,延续传统风貌,让建筑自然生长于山水古城之间。我们的营造,是为了更好地落位好山好水好地方,而非喧宾夺主。要让客人推开窗,见的是恒山和浑源古城的真貌;走出门,闻的是乡土和市井烟火的芬芳。
第五,民宿的调性不尽是有一个好“名字”,乡土的味道是人情味,如此民宿才能守住民魂。 一家民宿的调性,是其风格与品位的总和,它需要一个好的名字来点睛。但比名字更重要的,是弥漫在空间里那份温暖的人情味。是主人热情的问候,是管家贴心的服务,是邻里亲切的笑脸。正是这份无可替代的人情味,构成了民宿的“灵魂”。我们的终极追求,就是让客人“因为一家民宿,爱上一座城” ,实现 “入驻一家民宿,爱上恒山、爱上浑源古城” 的情感升华。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行动只争朝夕。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行业协会的引领下,携手并肩: 以标准立根本,以文化铸生命; 以民风融灵魂,以规划显匠心; 以人情暖客心,以诚信赢得天下人。
同仁们,让我们共同擦亮“浑源服务”的金字招牌,以我们民宿产业的百花齐放,为浑源文旅发展、为北岳恒山成功升创5A级景区注入最鲜活、最温暖、最持久的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