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九点,青州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队,孩子们手持研学手册、眼含期待,等待着与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千年之约。据了解,青州博物馆通过推出特色展览、延时开放时间、多媒体互动等形式,提升观众沉浸感、体验感、互动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为一个馆,赴一座城”。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已成为潍坊青州市文化研学之旅的重要地标。暑期期间接待研学游客达42.5万人次,持续攀升的数字,成为青州文化研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见证。
博物馆研学,让千年文物成为“活教材”。在青州博物馆,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与图片,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鲜活存在。馆内6万余件各类文物令学生们叹为观止。“一举夺魁——我在明朝考状元”研学项目打破静态参观模式,借助卡牌推演、情境互动与数字科技,重现明代学子“进京赶考”的历程。依托珍贵馆藏打造的元宇宙沉浸式数字体验中心,创新推出VR全景声动感影院、MR文化体验区、XR数字体验空间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备受青睐。“以前隔着玻璃看文物总觉得有距离感,现在戴上VR眼镜,就像走进故事里,真正是身临其境!”游客李兰亭“穿越”后由衷赞叹。
走出博物馆,开启全域研学大课堂。青州的“研学热”并不局限于博物馆。通过整合全域资源,这座古城已然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在云门山风景区,青岛第三十九中学的师生登顶诵诗,完成了一场“攀云门之巅,品人文历史”的自然文化之旅;云门酒业依托古青州七千年酿酒文化,打造非遗酒文化主题研学场景;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则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激发探索热情;清风峪研学基地里,学生们以自然为师,通过体验节气农耕、果蔬采摘、中草药探究等课程,感受生态文明……青州已构建起“主题多元、学科交融、覆盖全域”的文化研学网络。
创新课程,从“走马观花”到“深度学习”。青州研学持续“出圈”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的课程设计与沉浸式体验。在青小甲状元文化研学基地,学生可以体验“喊话大宋研学包”、品尝“状元餐”,在趣味活动中感知科举文化。范公亭公园三贤祠推出“情景再现”模式,洋溪湖畔的“李清照”与“张员外”以NPC互动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展诗词对答,将静态历史转化为动态剧情。隆盛糕点工业研学基地则依托逾170年的非遗技艺,开发出既好玩又好吃的沉浸式课程。“特别喜欢隆盛糕点的蜜三刀!这次不仅学了历史,还亲手做了好几种糕点,特别有成就感!”来自淄博的王承宇同学兴奋地分享道。
研学旅游不仅带来了显著的文化效益,也拉动了可观的经济增长。2025年上半年,青州共接待研学游客6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超8000万元,有效促进了文化、住宿、餐饮、交通及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崭新活力。当孩子们触摸文物、攀登青山、体验非遗,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续写着千年古城的当代故事。
(大众新闻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李汝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