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康乐县紧紧围绕打造“避暑天堂、康养胜地”和全省生态旅游目的地,以文化为魂、体育为媒、旅游为体,深入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持续扩大“花儿故乡·生态康乐”品牌影响力,文旅产业呈现快速提升、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逐步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富民产业。
文化筑基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有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家国家三级博物馆(馆藏文物4025件)、1家图书馆(藏书5.9万册)、1家文化馆、1家全民阅读基地(藏书3.1万册)和1家文化艺术馆,有康阅书屋和育才图书室各10处,有效拓展了城乡阅读空间;成功举办2025年临夏州“全民阅读·县市行”活动启动仪式和甘肃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康乐县莲花山花儿文化系列活动现场
▲“世界读书日”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显著。拥有以国家级非遗莲花山花儿会为代表的16项非遗项目;127处三普建档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管理,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边家林遗址、省级文保单位王家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凸显;独具特色的牛文化展览馆收藏相关文物109件(套),成为区域文化新名片。
体育赋能
赛事引领消费升级
积极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已建成体育场地165个,总面积62.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平方米,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免费开放;以篮球运动为突破口,成功打造特色体育品牌,2024年,以该县球员为主力的临夏队获“村BA”全国总决赛亚军。
▲2025年康乐县“胜龙杯”男子篮球邀请赛
2025年,举办“胜龙杯”男子篮球邀请赛、“游乐汇”电商杯篮球赛、首届“丽康杯”女子篮球赛等多项赛事,有效拉动住宿、餐饮及交通等消费增长;运动员积极参与各类竞赛,荣获临夏州“迎新春”石榴杯篮球赛冠军、洮河流域旅游联盟运动会青少年篮球赛第一名等,实现了“以赛促旅、以赛兴城”的良好效益。
旅游拉动
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草长沟、胭脂湖、白桦林)、3A级景区4家(莲花山、竹子沟等)及桃花岛、缐家楼等多处景点。目前,正积极推进竹子沟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持续提升景区品质和吸引力。
▲草长沟景区
▲胭脂湖景区
▲红军长征遗址缐家楼
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现有三星级饭店3家、农家乐98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26家)、乙级和丙级旅游民宿3家。2023年以来,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2023年接待游客315.12万人次,旅游花费17.7亿元;2024年接待453.97万人次,花费23亿元;2025年1至7月接待游客302.34万人次,同比增长9.98%,实现旅游花费16.3亿元,增长12.69%。乡村旅游表现尤为亮眼,接待游客124.15万人次,旅游花费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3.64%。
项目支撑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稳步推进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投资8263.31万元的旅游大通道一级驿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即将竣工;投资652.09万元的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村“BA”篮球场地改造、草长沟花儿民宿提升、鸣鹿乡拔字沟村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建设等项目均已完工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区域接待能力和文化吸引力。
▲莲麓镇足古川景区新农村
▲河口景区海甸峡
当前,全民健身中心、边家林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文旅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为产业融合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融合创新
品牌影响持续扩大
2025年,通过节庆活动、体育赛事及景区升级等多措并举,撬动文旅消费增长。成功举办冬春季文旅系列活动、第三届烧烤美食文化节和莲花山花儿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充分展示地方文化魅力,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体育+旅游”模式成效显著,各类赛事活动带动消费升级,形成文旅经济增长新亮点。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品牌宣传方面,上半年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文旅资讯420条次,“花儿故乡·生态康乐”主题传播量超600万次。积极参加各类推广活动,走进高校和多地市推介,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服务提升方面,组织开展出租车驾驶员、宾馆饭店、农家乐从业人员和讲解员等培训820人次,通过“理论+实操”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游客体验。
展望未来,康乐县将继续深化文体旅融合,加快项目建设,创新产品供给,强化品牌推广,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打造全省重要旅游节点目的地和兰州“后花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 者:马进忠
编 辑:张仁财
主 编:覃 霞 责编:马志涛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