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百色9月24日电 广西百色——这片镌刻红色基因的热土,左手紧握革命老区的精神血脉,右手托举绿水青山的生态高峰。在这里,壮、瑶、苗、彝的多彩民族风情架起桥梁,把厚重的历史底蕴转化为年轻的流量动能。
9月,中共百色市委宣传部以“百色美 跟我游”为主题,进行为期五天的“文化旅游”创意采访采风活动。
通过线路游览、深度讲解、景区联动,百色的老区山水与文旅市场实现“双向奔赴”。这座因1929年百色起义而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城市,如今正以“千姿百色”的全新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百色起义纪念园。
走进百色,点燃红色初心。
百色市,因1929年12月11日的百色起义而名垂青史,也让红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亮的底色。采访团走进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回望峥嵘岁月,体悟革命精神。
根植深厚的红色文化,百色起义纪念馆精心打造了红色情景剧《马列之光》及舞台情景剧《右江潮》,既嵌入展线成为观众沉浸式参观的一部分,也正探索固定档期、长期驻演的常态化机制。这些创新形式大大增强了展览互动性,让红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方式深入人心。
百色凌云县浩坤湖。
浩坤湖“景村共建”,乡村振兴见实效。
浩坤湖位于百色凌云县,湖面面积约为20平方千米,是该县最大的水域。
曾经的浩坤湖交通闭塞、十分贫瘠。2015年,浩坤村借助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契机,依托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开始探索多种增收模式,包括资源租赁、门票分红、景区就业、民宿经营、便民商店和特色产品销售等,逐步走上了农业、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为了支持浩坤湖的建设发展,凌云县政府投入了8.9亿元资金,用于改善浩坤湖的基础设施。如今,这座曾经“挂在山腰”的水库,正通过“景村共建”等多种营收模式,直接增加村民收入。
百色乐业县大石围天坑。
大石围天坑群,地质奇观撬动新业态。
位于百色乐业县的大石围天坑群,被地质专家称为“世界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胜地”。这里的大石深度达613米,容积约8000万立方米,堪称地质奇观。每当云海翻涌,游人仿佛置身云间,感受天地之间的壮阔与神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心生敬畏。基于此,景区还推出“云海天舟”玻璃观景平台与“天坑速降”项目,引发海内外众多游客关注于参与。站在透明的玻璃栈道上,天坑底部的原始森林一览无余,可让游客产生在空中漫步的错觉。
百色德保县吉星岩。
吉星岩洞,科技赋能地下奇观。
位于百色德保县的吉星岩,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走进吉星岩,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地下的门。游客步入其中,18℃的恒温立刻把暑气关在门外。
在这里,钟乳石垂挂成林、形态各异,已开发的游览线路长2公里。为了给予顾客更好的游览体验,景区引入全息投影与声光电互动,打造“地下艺术宫殿”。新的灯光设计不仅注重保护溶洞原生环境,还运用了更丰富的色彩和角度,使钟乳石、石幔、石瀑等地质奇观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
“红色是根,绿色是脉,多彩民族是魂。”百色市将持续擦亮“英雄红”“生态绿”“民族彩”三张名片,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