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武小青
细雨斜织,墨意飘香,知音国色美学生活馆窗棂内外,是阅读静好与浩然江景两幅美景。



9月24日,武汉共青团联合武汉文旅集团开展“青春走读班之书香江畔”读书分享活动,武汉文化与旅游从业青年们伴着诗意雨境、以书为舟,尽情徜徉在楚文化与长江文化的英雄画卷。
活动现场,武汉礼物、城市非遗精品、武汉地域特色手作体验等在知音国色美学生活馆一一铺陈。文旅行业从业青年们,共同分享着《楚脉千秋》的读后感,并结合产业发展,各自交流起阅读的感悟。
“文旅融合得有多么浑然天成,取决于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朱光潜的《谈美》,对江滩公司廖文婷的影响颇深。她认为“文旅供给者”应该多读书,用真情实感、抛开功利性地去“有为”:如武昌“孤独的一棵树”,就是纯粹的意象世界,反而将旅游体验具象化。正因于此,才会有“江遇·桥墩电影”“知音·江遇咖啡”等闲置场地利用场景,让文化味钻进每一个转角。
“人生海海”源于闽南语,意即人生如大海变幻浮沉,却应坚守热爱,在困境中找生机。江滩公司郑吾伊说,在互联网大潮来临,在人们新的需求不断被重视的当下,就应该不断探索文旅新路径,打造文旅新场景,“像书中的上校一样活着,在人生之海里,以坚韧为桨,划出属于自己的航线。”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武旅股份党群工作部卢楠被《楚脉千秋》的开拓精神深深折服,“那些沉睡在历史中的青铜、竹简、传说,都化作了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养分。楚文化的精神力量指引着我们青年,将千年文脉融入文旅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担当使命。”
长江两岸25公里千栋建筑为画卷,全国体量最大的城市景观灯光秀亮相央视;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已累计接待全国游客逾百万人次;“武汉礼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武汉的当下,长江奔涌,文脉绵延,“英雄之城”正奋力从“历史名城”向“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迈进。旅联东湖公司杨丽说,要让无声的水韵登上世界的舞台;非遗公司韩跃说,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朝宗文旅公司段方晴、彭文娟说,楚文化和长江文化是所有青年必须担起的传承之责,要让文旅地标更加闪耀。
当书页与江潮共鸣,楚文化的“不服周”精神,长江的“纳百川”胸怀让青春与城市回响。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对文化根脉的守护,都是对建设新时代英雄城市的青春应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