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的九月,北方旅游热点正悄然南移,这座草原青城却凭借差异化打法,成为国庆黄金周出游的智慧之选。
如今的文旅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的新趋势,一方面,“情绪旅游”“窝囊旅游”等现象兴起,年轻人的旅游动机从“打卡观光”逐渐转向“自我疗愈”与“情绪释放”。游客更看重旅行的舒适度与心理满足感,而非线路的紧凑与景点的数量。另一方面,如今的短途游正迅速崛起为文旅消费的核心增长点。这一趋势折射出当代消费者旅游观念已经从追求“远方”的长途跋涉,转向探索“附近”的深度体验。
01 文旅品牌迅速崛起,城市形象正在更迭
对于文旅产业而言,这些趋势意味着市场重心下沉,城市近郊与周边特色城市迎来巨大机遇。未来的竞争关键在于如何打造独特的在地文化IP,提供精细化、场景化的服务,将短暂的停留转化为值得反复回味的深度连接。
在这样文旅新趋势下,呼和浩特围绕“炫彩金秋·万象青城”主题,通过“5+7+N”活动矩阵,将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与当代潮流有机融合,推出集景区、街区、文博场馆、商业综合体、新潮地标于一体的全域文旅活动,打造覆盖全域的“15分钟文旅生活圈”,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多元化的假日体验。
从昭君出塞的千年传奇到青城新潮地标的持续出圈,呼和浩特通过资源整合、惠民政策与体验升级,正成功塑造年轻化、差异化、有温度的城市旅游形象,在当前注重情绪价值与个性化选择的旅游市场中占据独特赛道。
以设计为笔,绘就青城文旅新图景,如今的呼和浩特文旅品牌塑造正在迈向体系化。在金秋双节宣传中,呼和浩特一系列融合了城市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海报,不仅点亮了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更生动揭示了这座城市在文旅品牌塑造上的系统性思维与前瞻布局。
如今呼和浩特的文旅品牌建设强调整体性与差异性,从传统的景点罗列模式,转向塑造出清晰可感的呼和浩特城市形象。从“美丽青城、草原都市”的城市定位出发,其品牌传播将历史深处的昭君文化、草原韵味,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活力相串联,构建出包容并蓄的品牌内核。
所以,在此内核基础上,双节海报视觉设计成为关键一环。通过通过优质的海报文案,以及对呼和浩特标志性符号的艺术化、统一化运用,形成了强烈的视觉锤效应。将品牌内涵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具体产品。从顶层设计到视觉呈现,再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塑造,彰显了呼和浩特以品牌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长项!
02 “呼和如此HOT”:
心动草原别样狂欢国庆双节文旅盛宴
国庆期间,敕勒川音乐嘉年华的热度还将持续。呼和浩特围绕“一廊两轴五带”文旅空间格局,依托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商业街区、新潮地标等核心资源,以“炫彩金秋 万象青城”为主题,重点在塞上老街、丝绸之路大道、敕勒川草原、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等区域,联动各旗县区组织开展“5+7+N”系列文旅商体融合活动,涵盖了沉浸式夜游、非遗体验、实景演艺、文创市集、地标打卡等异彩纷呈的文旅新场景、新体验,为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呈上别具一格的文旅盛宴。
国庆前夕,敕勒川从充满诗意的疗愈草场,化身为律动十足的超级舞台。2025年敕勒川音乐嘉年华强势回归,不仅最大限度保留了此前的官宣歌手,更邀请多位新生代音乐人倾情加入,明星阵容强大,体验内容升级,成为呼和浩特又一现象级音乐盛宴。
在尽情体验音乐嘉年华之余,游客们还可以在敕勒川草原——这座全国离省会城市最近的原生态草原放松“充电”。这里既有不加滤镜的草原美景,目之所及的每一帧画面,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氛围感大片;也有藏在草原深处的沉浸式戏剧乐园——敕勒川星光里·影视戏剧幻城,带着游客穿越到金戈铁马的英雄传奇中,解锁属于自己的“草原剧情盲盒”。无论是爱音乐、爱拍照,还是爱美食、爱演出,都能在敕勒川草原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松弛感。
除了敕勒川音乐嘉年华相关活动,2025年呼和浩特在这一次“双节”期间设置了诸多好玩好看的活动内容,打造多元化文旅体验:
乐嗨青城,在沉浸演艺中开启美好金秋,让心随音乐一起嗨;
潮玩青城,穿梭在各色市集中享受美好,一起邂逅匠心好物;
文博青城,感受行走的历史文化,聆听穿越千年的城市低语;
唱响青城,丰富精彩的快闪与演出活动,让旋律在心间自由流淌;
燃动青城,用活力四射的赛事活动,点燃你的假日激情;
艺韵青城,一场场典雅精湛的艺术展览,让你爱上青城的美!
全市文旅活动精彩不断,给你在敕勒川上不一样的玩乐狂欢!
03 青城焕新:呼和浩特凭什么“火出圈”?
从盛夏的中国原生民歌节、那达慕大会、昭君文化节,到金秋的敕勒川音乐嘉年华以及一系列亮点纷呈的国庆文旅活动,今年呼和浩特市一次次“火出圈”的背后并非偶然,而是近年来持续系统性、战略性地重塑城市形象与文旅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
其主要思路之一,正是以“草原+”文旅发展新模式为核心,围绕“敕勒川”和“昭君”两大特色IP,不断进行年轻化、市场化的创新表达。以敕勒川音乐嘉年华为例,相对于传统的、静态的地标建筑、风景名胜和文旅宣传片,音乐节提供了高浓度、强感知、可分享的动态体验,因此在提升城市形象、丰富文旅品牌方面,音乐节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并且呼和浩特别具匠心的一点,在于将音乐节与敕勒川场景及IP巧妙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活动IP。敕勒川草原因流传千年的《敕勒歌》而闻名,本就被视为“北疆民歌之魂”,今年以来更是举办了中国原生民歌节、“歌游内蒙古·唱响敕勒川”落日音乐会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广袤的草原、深厚的文化与悠扬的音乐相得益彰,成为呼和浩特的特色文化符号。而敕勒川音乐嘉年华的创办,则为这一符号焕新了品牌形象。
其实,无论是敕勒川音乐嘉年华,还是国庆黄金周期间的各类文旅活动,对于呼和浩特来说都是巨大的流量入口,不仅是呼市讲述文旅新故事的好剧本,加速推动城市新形象的展示和“出圈”,更成为一个强大的品牌引擎,撬动周边景区文旅消费,助力呼和浩特将历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品牌和产品优势,进一步塑造“顶流”的城市IP。
对于呼和浩特而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与文旅活动,已变成连接城市与年轻受众的桥梁,为城市涂抹上年轻、活力的色彩。正如呼和浩特的实践所示,通过“核心IP+特色活动+在地体验”的模式,一座传统的北疆历史文化名城在建设“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正不断突破已有的旅游名片,焕新城市形象与文旅品牌,不断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佳伟
主编:朱德瑛
投稿:all_travel@ifeng.com
新浪微博:@凤凰网旅游
如果想获取更多最新的旅行资讯,可以下载我们客户端【凤凰新闻】并订阅【旅游】频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