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至29日,“科技入昭·沪滇合作”双招双引活动在昭通举行。活动首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秋城之夜”文旅推介在昭通古城开展。与会院士专家走进古城,在历史街巷中实地调研,亲身感受昭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为科技与人才合作注入深厚的人文内涵。
院士专家一行先后走访广东会馆、迟家大院、挑水巷、崇义街、陡街、姜亮夫故居、怀远街、文渊街、文庙片区、陕西会馆等地,探寻古城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昭通的发展脉络。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历史积淀深厚。这里曾是“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商贾云集,是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物资集散地,也是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和“朱提”文化的发祥地。现存昭通古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城平面呈龟形,已有近300年历史,是昭通传统市井文化、街巷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古城核心区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汉孟孝琚碑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晋霍承嗣壁画墓等文物33处,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院士专家们在认真听取讲解、细致参观调研后,对昭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源远流长的文明表示赞叹。“昭通非常好,文化悠久,文明程度高,资源丰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化学家郝小江说。“历史悠久,尊师重道,出了很多名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复旦大学研究员吴东方说。
院士专家们对昭通古城在保护街巷整体风貌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肯定,认为这里既保留了历史肌理,又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空间。郝小江表示,昭通把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来再把医养和康养结合起来,向着这个思路发展,会越来越好。”
吴东方则表示,昭通拥有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人文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禀赋。把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地方特产,同创新创业进行深度融合,让传统焕发新生。“此次‘沪滇合作’引入的专家人才与智力资源,必将为这一进程注入强劲动能,有望在理念、技术与发展模式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昭通是早期云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汉武帝设立朱提县至今,建城史已超过2150年,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近年来,昭通正依托独特的历史文脉和自然风光,积极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昭通印象”,向外界展示开放与自信。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苏燕 杨芳 闵光景 彭永义 文/图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刘玉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