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院喜剧节期间,在老城区可随时邂逅演出。
“闭幕从来不是结束,而是下次见的开始,里院这个喜剧‘乌托邦’会一直在这里等着大家。”9月28日,随着黄晓明在水龙池子广场抛出最后一个“爆梗”,引发现场观众满堂喝彩与热烈掌声,为期10天的第二届里院喜剧节圆满收官。这个初秋,喜剧的魅力与百年里院的空间历史感深度交融,为青岛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欢笑盛宴。本届喜剧节以其前所未有的品类广度、思想深度与持续赋能城市文化的热度,勾勒出一幅喜剧艺术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城市文化建设共生共荣的生动图景。
>>>延展广度
全景矩阵让每个人都快乐
漫步街头巷尾、百年里院,笑声如海潮般涌来,欢动气氛随时点燃……第二届里院喜剧节期间的老城区,不再只是一处地理坐标,它本身已化身为一个巨大的、行走式的“喜剧盲盒”。而四大单元共同构建的全景矩阵,让今年的喜剧节堪称品类最全的喜剧节,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在特邀演出单元,国民级厂牌的号召力不同凡响。德云社的年轻演员一上台,台下便响起会心的喝彩;单立人喜剧的演出现场,精妙的“内部梗”让懂行的粉丝们爆发出默契的笑声与掌声。而蛤蜊喜剧、上客喜剧等本土厂牌的首次亮相,则带来了更浓郁的“青岛味道”,瞬间拉近了与家乡观众的距离。开心麻花《乌龙山伯爵》和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经典剧目在里院上演,彻底打破了艺术的“第四面墙”。
视线转向嘉年华单元,这里上演着更为随机的欢乐。“法国反转世界剧团的泡泡木偶剧《小汤锅》,真的太好看了。”网友turbo看完演出后大赞9.9元的单日畅游入场券太值了,并化身“推荐官”喊话其他网友:“来青岛旅游,里院一定不要错过。”类似的演出,10天来在10个点位累计上演了800余场。
特别活动与音乐派对两大单元,则提供了另一种维度的沉浸体验。在“喜剧工作坊”里,观众不再是旁观者,他们与演员面对面互动。而当音乐派对的节奏响起,古老的里院又切换成时尚的Live现场。年轻人随着音乐摇摆,笑声与音符交织,在历史空间里碰撞出极具现代感的活力。
>>>挖掘深度
“里院共话”引发思想碰撞
在多元演出形式点燃密集的欢声笑语之外,本届里院喜剧节还在三场“里院共话”中,开启了对喜剧艺术本质与未来更深层次的思考,相关议题指向产业发展、生态打造等重要领域。
首场“里院共话”,黄渤、陈佩斯、倪萍、宁浩、贾冰等“笑看中国喜剧百年”。陈佩斯坦言,从默片到有声,喜剧形式在变,“但永远需要好的故事”。倪萍则动情回顾陈佩斯的小品对时代的深刻影响,说明“中国观众对喜剧的需求量很大”。宁浩分享了自己在影院“看哭了”的体验,认为“喜剧最大的力量能穿透命运”。这场跨越代际的交流,勾勒出喜剧艺术绵延不息的生命力。而黄渤作为喜剧节的发起人,则点明今年节庆升级的目的在于,为相关产业发展构建更完善的喜剧生态。
第二场“里院共话”直击“中国喜剧的名片与底蕴”,将方言这一喜剧的灵魂元素置于聚光灯下。王迅以四川话的叠字趣味开场,阎鹤祥从老舍故居畅谈北京话与相声创作的渊源,张弛、李川、青岛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迟涛则分别展示了东北、山西、青岛方言的独特魅力。嘉宾们深入探讨了方言在塑造角色、传递乡愁、承载地方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体现了喜剧节在推动文化多样性、夯实喜剧创作根基方面的自觉担当。
第三场“里院共话”聚焦“从围观到共创,属于公众的喜剧永不落幕”主题,将视角投向喜剧与公众、产业的关系。黄晓明、王勉、吕严、高晓攀等嘉宾认为,里院喜剧节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演出平台,更是一个宝贵的生态孵化器,激发了演员的创作潜能,打通了与观众直接对话的通道,这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持续热度
活化历史空间锻造城市IP
2024年,首届里院喜剧节举行,曾创下单日34万人次的客流纪录,全网超6亿的曝光量,让其成为“现象级”节庆。今年,相关数据再次刷新——节庆前3天,中山路区域便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周日单日游客量更突破35万人次。第二届里院喜剧节已落幕,但接住泼天流量、持续全民热度,是两年来青岛一直在持续深耕的课题。
喜剧节的流量,正有效转化为推动老城复兴的催化剂。它遵循着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大唐不夜城等成功案例相似的逻辑,将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为旅游吸引力。在喜剧节的推动下,黄渤创立的“黄逗菌”全国首店在黄岛路开业,市南区正着力打造“青岛十二里”影视文化街区……一项项举措将节庆的短期流量,转化为持续的消费力和城市品牌资产,最终让老城区从一个“怀旧打卡地”,焕新为一个“可看、可玩、可参与”的文旅综合体。
喜剧节的热度,正蜕变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城市文化IP。它与乌镇戏剧节的“策展人驱动”模式、成都喜剧周的“业务落地”模式形成对比,展现出“情感驱动”的“本土生长”特质。喜剧节以“走进院子即入剧场”的模式,打破了舞台的“第四堵墙”,用最现代的欢笑,激活了最传统的历史空间。当娱乐产业、市民情感与城市历史空间因这场节庆深度融合,其产生的能量远不止10天欢笑。里院喜剧节正通过“老建筑+新演绎”的模式,赋予老城区全新的文化内涵,在欢笑中为青岛锻造出一个兼具历史底蕴、年轻活力且难以复制的城市新IP。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张琰 主办方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