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前夕,9月28日晚,“新焺游园,烟火岭南”系列活动在更名后的岭南新天地启幕,将一连两个月打造“赏灯、吃席、听曲、切磋、赶集”五重文化及社交新场景,为禅城塑造“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城市新IP助力。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前,岭南天地已正式更名为岭南新天地,全新品牌口号“生活总有新天地”同步揭晓。禅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字不仅是名称升级,更是对岭南文化的当代转译。其在保留骑楼、镬耳屋等传统建筑肌理的基础上,融入艺术装置、潮流业态,让历史街区成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美学地标,进一步夯实禅城“文化强区”的格调基底。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升级后的岭南新天地,是禅城“微更新、精提升”模式的典范。其在避免大拆大建、守护城市记忆的同时,通过业态迭代拓展商业、文化与社交等复合功能,成为拉动消费、服务市民与游客的“城市活力枢纽”。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当晚,节庆文化IP“新焺游园”首次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以“烟火岭南”为底蕴,打造“赏灯、吃席、听曲、切磋、赶集”五重文化及社交新场景。一连两个月,各种文商旅活动将陆续上演。
岭南新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旨在以传统节庆为媒,将文化传承融入当代生活,开启“一场贯通中西文化的对话”,吸引市民游客相聚佛山,感受新天地的独特魅力。
“赏灯”汇聚海内外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家,依托古建筑街巷空间,呈现多组定制光影作品。岭南新天地更携手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利用简氏别墅碉楼的建筑特性,特别策划《灯脉岭南》非遗工艺展,将传统非遗工艺融入当代展陈语境,打造古建里的艺术体验。
“听曲”则携手古建音乐季,带来五场演出,包括粤语古诗词摇滚夜、广东非遗民乐、佛山舞狮巡游及功夫表演等,演出将持续至国庆假期及佛山秋色巡游期间。
11月逢周末,多位佛山民间匠人将轮番带来“切磋”工坊,让亲子家庭和文化爱好者体验传统佛山剪纸、佛山彩灯、铜凿剪纸、石湾陶艺、香云纱等。
作为禅城文旅的重要名片,岭南天地的活力正是区域旅游发展的生动缩影。据悉,今年上半年,禅城接待游客634.13万人次,增速为11%,接待入境游客42.95万人次,增速为65.5%。近两年,禅城连续获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榜首。
“禅城要做的是,既要提高流量,又要把流量变成留量。”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杨涛介绍“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城市新IP时表示,希望大家一起来到禅城,一起打造“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南方+ 见习记者 陆瑶
【作者】 李晓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