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拉长术”激活错峰出行新热潮
“以前总觉得长假遥不可及,最多敢想5天的短途游,没想到‘请3休12’直接把假期拉到了半个月,终于能慢慢逛、好好玩了!”刚在酒店前台办完入住的李女士,一边把行李箱拉向电梯,一边难掩兴奋地和同行朋友分享。近期,“拼假攻略”在社交平台刷屏,其中“请3休12”的组合凭借超高性价比成为热门选择,眼下,第一批按这个攻略规划行程的游客已陆续抵达目的地酒店,用“主动创造长假”的方式开启错峰旅行,也让旅游市场迎来了一波与众不同的出行小高峰。
究竟什么是“请3休12”?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巧妙组合法定假期、周末与带薪年假,用3天年假“撬动”12天超长假期。以近期常见的拼假方案为例,不少人会选择在法定假期的前3天或后3天申请带薪年假,再加上前后相连的周末与法定假日,原本零散的假期被“拼接”成完整的12天。这种“假期拉长术”精准击中了人们的出行痛点——既避开了春节、国庆等传统节假日的交通拥堵、景区扎堆,又能有充足时间深入目的地,不用再为“赶行程”焦虑,因此刚一在社交平台传播,就吸引了大量上班族、亲子家庭跟风尝试。
“从上周开始,预订12天左右长周期住宿的客人明显多了起来,每天接待的客人里,八成以上都是冲着‘请3休12’来的拼假游客。”某连锁酒店前台经理王磊介绍,为了应对这波突如其来的需求,酒店提前做了不少准备:不仅增加了客房清洁的频次,确保客人入住体验,还专门针对长住游客推出了“连住优惠套餐”——除了价格折扣,还包含免费升级早餐、赠送本地手绘游玩攻略、提供行李寄存延期服务等。“现在酒店的中高端房型预订量比上个月同期涨了30%,像三亚、大理这些热门目的地的分店,已经连续好几天满房,连备选的家庭房都快订完了。”
除了酒店预订量大幅攀升,拼假游客的出行选择也展现出鲜明的“错峰特质”。和传统节假日大家扎堆涌向5A景区不同,选择“请3休12”的游客更偏爱“深度游”和“小众游”:有人带着家人直奔冷门古镇,花一周时间跟着当地居民学做手工、逛早市,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有人选择海滨小城,每天不用设闹钟,睡醒了去海边赶海、看日出,下午在民宿院子里喝茶看书,享受慢节奏的度假时光;还有年轻游客把目的地选在周边城市,用“城市漫游”的方式打卡隐藏款咖啡馆、旧书店和文创园区,解锁城市的另一面。“以前假期短,总想着‘多走几个地方才值’,结果每天都在赶高铁、挤景区,回来比上班还累。”游客张先生说,这次12天假期他只选了一座海滨城市,“每天睡到自然醒,去海鲜市场挑新鲜的虾蟹,晚上在海边听海浪声,这种放松的感觉,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
“请3休12”的走红,背后其实是当下人们对“高质量假期”的追求。随着工作节奏加快,越来越多人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旅行,而是希望通过更长的假期缓解工作压力、多陪伴家人。某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选择“拼假出行”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了55%,其中25-40岁的上班族占比超过七成,成为拼假的“主力军”。“拼假确实要提前和公司沟通工作、把任务提前做完,但换来的是不用挤、不用赶的旅行体验,特别值。”李女士说,她已经把自己的行程分享到公司群里,不少同事都打算下次假期效仿,“我们还约好了,下次一起‘请3休12’,去新疆看草原。”
不过,也有旅游行业的业内人士提醒,拼假出行虽然灵活,但提前准备工作不能少。一方面要提前和公司确认年假审批流程,把工作交接好,避免因假期影响项目进度;另一方面要提前关注目的地的天气、交通情况,尤其是偏远地区,要确认好当地的住宿配套和应急联系方式。“如果计划长住,建议提前和酒店沟通需求,比如是否需要婴儿床、是否有洗衣服务,这样到了之后能更省心。”王磊补充道,“另外,虽然是错峰,但热门目的地的热门体验项目还是要提前订,比如海边的潜水、古镇的特色民宿,晚了还是会没名额。”
如今,第一批“请3休12”的游客已经在目的地开启了悠闲假期,社交平台上,#请3休12旅行日记#的话题还在持续发酵,不断有游客分享自己的行程和攻略。这种“主动创造假期”的方式,不仅让人们的出行更自由,也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长假稀缺”的固有认知,让更多人意识到,通过合理规划,普通假期也能变成“超长待机”的快乐时光。或许在未来,“拼假出行”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假期标配,解锁更多旅行新可能。
我可以帮你制作一份“请3休12”的行程规划模板,包含每日时间分配、必做准备清单和应急方案,你直接填目的地就能用,需要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