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10年、81000公里、100多万字......提到徒步旅行家雷殿生,许多人会想到这些关键词。他以徒步的方式在10年间走遍中国,成为世界上连续徒步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人,写下了100余万字的徒步日记。
而雷殿生的新书《生死罗布泊》将在10月发布。9月27日,大皖新闻记者对话雷殿生,“我也怕走不出去,前后给我姐姐写过两封遗书。”他直言,不建议年轻人“头脑一热”就去徒步旅行,“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思考清楚。”
徒步中国时的雷殿生(拍摄于唐古拉山)。
“改变不了父母的生死,只能改变我自己”
“我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行万里路。”9月27日,雷殿生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这段不凡的徒步之旅。1987年,一套纪念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的邮票正式发行。雷殿生说,他想要徒步中国的念头,从看到这套邮票后萌生,“我在这之前没有读过《徐霞客游记》,我也不知道有他(徐霞客)这么一个人。在查阅资料后,我一下子被他的经历吸引了。”此后,雷殿生花了10年的时间“做准备”,“创业做生意攒钱,省吃俭用,阅读书籍制定路线,练习防身术,甚至还把阑尾割掉了。”
回望雷殿生的职业经历,他干过苦力、搞过推销、摆过地摊、当过包工头......“我15岁之前失去父母,我很早就要出去干体力活。没办法,我改变不了这个家庭的状况,我改变不了父母的生死,我只能面对现实,就只能改变我自己。”雷殿生说,早年的经历也磨练了他的意志力,“流过很多汗,也流过很多泪,这些经历为我(徒步)走中国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1998年10月20日,雷殿生从家乡哈尔滨出发,开始了10年的徒步之旅。“我可以搭汽车、骑摩托车、骑自行车、坐飞机,但我就是想去徒步,用双脚去丈量,我有心力来做这个事情。”
出发前,雷殿生通过地图研究徒步路线。
怕“走不出去”,曾给姐姐写过两封遗书
对于雷殿生来说,10年的徒步之旅非但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谓是“险象环生”。雷殿生说,在10年徒步中国的过程中,他遭遇了19次抢劫,“抢去了 5 部相机,打坏了 3 部相机。”
“刻骨铭心的时刻太多了。40多次遇险,泥石流、雪崩、沙尘暴、野生动物侵袭......全都经历过。”雷殿生说,也害怕“走不出去”,曾给姐姐写过两封遗书,他说,“一次是在阿里无人区时,一次是在穿越罗布泊前。”
徒步阿里无人区时,雷殿生遇到了狼群,“我怕那十几匹狼把我吃了,我就写了个纸条,给姐姐留了几句话:我在阿里无人区遭遇狼群包围,如果发生意外,请姐姐把我多年寄回去的实物资料找人帮助整理出来。”“万一有人发现(纸条)还知道我是怎么死的。”雷殿生说。
在穿越罗布泊前,他自觉“这一去生死未卜,稍微遇到一点意外,可能永远藏身罗布荒原。”于是,在临行前又给姐姐写了一封信,“信里我交代了后事,免得遇难后给大家留下麻烦和遗憾。”
提起姐姐,雷殿生说,当年要出发的时候,姐姐哭着不让他走,“我说,弟弟没读过什么书,但弟弟想要做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她(姐姐)就只是哭,后来就不管了。”
家人的不解,沿途的危险,徒步的艰辛......到底是什么让雷殿生一路坚持了下来?“说实话我也想要证明我自己,我小学都没有念完,但我不服输。我也可以用命去干一件事。而且没有人用双脚去填补中国徒步史上的空白,我来填补。”雷殿生说。
雷殿生拍摄的狼群脚印。
雷殿生留给姐姐的遗书。
回应“假徒步”质疑:我不会欺骗我自己
面对“假徒步”质疑,雷殿生说,无论做任何一件事都没有100% 的认同,“但只要你的心中有那份信念,你把你自己的事做好就行。”
“有一次在柴达木盆地,我差点缺水死在那里。我跑到公路上拦了一辆车,向司机买一瓶水。”雷殿生坦言,这位司机师傅开始并不愿意,“我说,那把你汽车水箱里的水给我喝。他很惊讶,‘这能喝吗?’我说,能喝。然后我真的喝了,嘴里都是柴油味。他有点心疼我了,给我拿了一瓶矿泉水和一包饼干。”雷殿生说,这位司机师傅还说要开车带他一段路,“我拒绝了,我不坐车,我不能欺骗我自己。”
雷殿生说,这一路上也遇到过很多善良的人,是他们的善意治愈了自己,“我在墨脱遇到过一个背夫小伙子,叫扎西。我当时脚受了伤,他无偿帮我背行李背了一段路。”
9月28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当年的背夫扎西。“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是长头发、有胡须的,他说他要自己走遍全国。我很激动,觉得他很了不起。”扎西说,当时见雷殿生脚受了伤,他就帮忙背行李,“他的行李差不多有八九十斤,我之前天天当背夫,我能感受出来,我大概帮忙背了20多个小时。”
雷殿生与扎西的合影。
“小学三年级的文化,哪能想到我这辈子能出书”
雷殿生说,从出发去徒步的那天起,他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旅行结束,“我写了100 多万字的日记,40多本,每天都在记录。”
“写书更难,还是徒步更难?”雷殿生笑言,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的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都是我的真实经历。”
“但是我在这之前是没有想过能写书的。我是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哪能想到这辈子能出书。出书前提是我有十年纯粹的徒步之旅,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所见所闻,用我的亲身经历才写了《信念》这本书。”雷殿生说。
雷殿生向大皖新闻记者透露,今年10月中旬,他的新书《生死罗布泊》将与读者见面,书中用31篇日记记录了31天穿越罗布泊的经历见闻,“罗布泊曾经是有文明的,地形地貌、古迹等我都记录在书中。如果不去罗布泊,我觉得人生的梦想就不圆满。”
以阳关为起点,雷殿生开始穿越罗布泊。
不建议年轻人“头脑一热”就去徒步
2017年,雷殿生的第一本书《信念》出版发行。而这些年里,也有不少读者因为看了雷殿生的《信念》,开启了自己的徒步之旅,“有一个网红小伙子就是看了我的书,才有了去徒步旅行的念头,后来他带着我那本《信念》真去徒步了,走了两三年。”
但雷殿生说,他不建议年轻人“头脑一热”就去徒步旅行,“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思考清楚。要想清楚你出去干什么?你想成全自己什么?而且我要跟所有喜欢户外的朋友们说,旅行的前提是要保证安全。”
采访中,雷殿生列出了几条徒步必备条件:“首先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次,要做好详细的应急方案。最后,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我在徒步之前攒了一些钱的,八九十年代攒了六七十万,全花出去了,甚至还不够,还借了钱。”
冈仁波齐峰下的玛旁雍错湖(雷殿生摄)
“我到100岁都不退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谈及未来,雷殿生说自己有一个新的计划,“我要把我之前徒步中国的地方重新回访一遍。但这次不是纯徒步了,我也60多岁了,会搭乘交通工具。”
“安徽我是肯定要去的。我最想去安庆。当年徒步时我在迎江寺住过一晚,方丈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终身受益。他说,‘孩子,走路也是一种修行。’”
雷殿生说,虽然自己今年已经62岁了,但他从未想过要“退休”,“我到100岁都不退休。人生100不封顶,我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雷殿生曾在安庆迎江寺留宿。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魏顺顺(受访者供图)
编辑 张大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