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1日)清晨,英德市人民政府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抹耀眼的中国红,拉开了英德国庆的序幕。而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三座地标正用“旧与新”的对话,诉说着属于英州的十年成长与骄傲。
【地标一】
英九庄园:茶山上的产业蝶变
金秋的英九庄园,茶香馥郁,与国庆欢庆气息相融。过去,英德红茶虽声名在外,却也曾面临标准化不足、产业形态传统的成长烦恼。
(2018年英九庄园正式投产)
转变始于一场“茶业革命”。创立于2015年的英九庄园,在2018年正式投产,引入5G+AI智能化生产线,打造中央智能茶厂,实现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年产能突破50万斤,重塑了红茶的生产逻辑。
(斥资逾亿元打造的中央智能茶厂)
如今,这里不仅是“数字茶厂”,更是融合发展的热土——新推出的“英红九号”茶啤成为市场爆款,红茶咖啡馆为传统注入年轻活力。国庆期间,英德市举办多项主题活动,英九庄园也迎来茶旅融合的热潮,游客们在此既能感受智能化制茶的魅力,也能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这片古老的茶园,正以科技为翼,文化为魂,在节日的欢庆中谱写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地标二】
文峰塔:北江畔的文脉新生
北江畔,四百岁的文峰塔在秋阳中巍然屹立,与国同梦,与城同行。作为明代古建,它见证历史,也曾在风雨侵蚀中等待焕新。
修缮前的文峰塔
满是岁月的痕迹
近年来,英德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对古塔开展系统性修缮,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如今,修缮后的古塔愈发挺拔:八角九层的塔身在阳光下轮廓分明,免费渡船一趟趟载满游客,孩童绕塔奔跑,游客举着手机记录“江塔同框”的美景;北江对岸,高楼林立的新城区灯火初亮,与古塔形成跨越古今的温柔对话。
(修缮后的文峰塔古韵飘飘)
“明清时祈文风,如今它守着新城。”大站镇江南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员副主任黄北方轻抚塔身砖面,语气感慨,“修缮护的是文物,更是文脉。看着古塔下的热闹,就懂英德的发展有多扎实。”
文峰塔的“焕新”,正是英德在城市发展中坚守历史根脉、推动文旅融合的生动体现。
【地标三】竹径村狮舞基地:锣鼓声中的薪火相传
西牛镇竹径村里,鸡公狮舞的锣鼓声穿越时光,敲响振兴之音。曾几何时,因老师傅年事已高,这项非遗技艺面临失传危机。“再不抓紧,就真的失传了”老一辈的队员十分担忧。
(2017年竹径村狮队参加文化节 队员都年事已高)
转机发生在2023年。狮队发出倡议书号召捐款,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村民的热心助力下,成立了“狮苗培育基金”,组建少儿狮队,村民刘文质任队长,建立“以补促学、财务透明”的现代传承机制,并借助电子乐谱、视频教学破解技艺传承难题。
(近年狮王争霸赛上 队员都是年轻面孔)
如今,少年舞狮的身影愈发稳健,狮队领队刘庆丰和刘文质队长欣慰地说:“十年前怕技艺断代,现在看孩子们的眼神,就知道文化的根留住了。”狮队重振,是乡村文化自觉的缩影,也是献给共和国生日最有温度的贺礼。
满城烟火处,皆是爱国情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英德各界早在节前就洋溢着浓厚的国庆氛围:商家在门口挂满五星红旗,校园里孩子们手中挥舞着红旗,景区喜庆的国庆主题布置吸引游客打卡……朋友圈里尽是对祖国的祝福:“祝祖国生日快乐”。
(英德市第九小学深情唱响《歌唱祖国》)
(节前广场舞大赛,市民与台上演员同唱《我爱你中国》)
喜庆满满的节日氛围
合地广场变成“红的海洋”
英德市第四小学举行2025年“迎国庆、贺中秋”系列活动
积庆里红茶谷拍摄短视频向祖国“表白”
连江口镇主干道挂满国旗
这十年
英九庄园的茶香越飘越远
文峰塔的光影里添了更多烟火
狮舞基地的鼓点越来越响
三座地标的变迁
正是英德成长的缩影,
更是祖国富强的见证。
互动时刻
你的国庆相册里藏着哪些英德瞬间?是茶田边的惬意,还是古塔下的驻足?快来评论区晒出照片、送上祝福,一起为英德喝彩,为祖国庆生!
英德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郭丹琢、陈宝怡
编辑:陈宝怡
编审:赵映雪、郭丹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