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2025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网络推介活动正式启动。本次网红打卡地候选名单由广大网友推荐产生,经过网友投票、专家评审、审核公示等阶段,最终形成川内有代表性的网红打卡地名单,并将发布“2025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TOP100”榜。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主办,抖音、百度、快手、美团、麻辣社区和四川手机报等联合承办。
为什么要举办“2025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推介活动?采用全网参与的模式来举办此次活动,有什么样的深层考虑?近日,四川省委网信办网络评论和社会工作处负责人接受四川手机报专访,深入解读活动背后的思路、逻辑和考量。
顺势而为: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问:为什么要举办“2025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推介活动?
答: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强调要强化新媒体传播,培育推出一批网红打卡地。当前,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等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现在的旅游模式和消费逻辑已经发生重要转变。过去,老百姓想旅游,更多是通过报纸广播甚至口耳相传了解目的地,旅游决策过程相对漫长,到了目的地后还需要导游、旅行社来安排行程。但如今,互联网重塑了旅游的决策逻辑,一段短视频、一张美图,加之便捷的网络订票服务,能够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喜欢到各大景区旅游,还喜欢各种“小众游”、“深度游”。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介绍和推荐“宝藏打卡地”“网红打卡地”的帖子层出不穷,这充分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既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顺应互联网传播趋势,挖掘四川丰富旅游资源,为广大网民提供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旅游选择的便民之举。
问:本次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主办,抖音、百度、快手、美团、麻辣社区和四川手机报等联合承办。主管部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要求?
答:本次活动的思路,概括来说就是“借平台之力、聚网民之智”。首先,选择与抖音、快手等主流短视频平台企业合作,就是期望通过短视频的动态呈现,能更直观地展现天府之国的遗迹遗物、蜀工蜀艺、民族民俗、美景美食等文旅资源,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入脑入心。其次,我们希望未来依托百度的地图服务和搜索技术,打造一份四川网红打卡地专属地图,网友能直接获取精准定位、交通路线、周边配套等信息,真正实现“一搜即达”。同时,我们联动美团,也是希望打通“种草—出行”的消费闭环,更加方便用户根据出行目的地和偏好,精准推荐附近的餐饮、住宿等服务,让打卡地自然融入用户的行程规划,提升文旅资源的能见度和消费率。当然,活动也需要包括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等本地媒体的广泛参与,依托其在地性、专业性挖掘资源内涵,把活动声量扩大。
问:本次网红打卡地推介活动,由网民或机构自由推荐,还将由网民参与投票、专家评委评审,可以说是网民参与度大大提升。采用这种模式有什么样的深层考虑?
答:网友真实的体验感受已经成为文旅资源价值的核心评判标准。我们将评价权交给网民,就是要让广大网友、消费者成为主考官、评价官。一方面,一个地方好不好,不是专家说了算,也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去过的网友、当地的消费者说了算——比如某个景点的服务是否贴心、交通是否便利、性价比高不高,这些真实体验只有大众最有发言权。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主动为家乡的文旅发展出一份力,把想去玩的地方、家乡的特色资源推荐出来,看到自己的推荐打卡地进入投票环节、甚至最终上榜,让老百姓的声音被全网重视,不断提升整个榜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长效赋能:挖内涵、建机制,让“流量”变“留量”
问:本次活动将最终推选出四川具有代表性的100个网红打卡地,并发布“2025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TOP 100”榜单。如何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了解网民推介的优质网红打卡地?
答:四川地域宽广、丰富多彩,既有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川南、川东北、川西等地的神奇壮美,可以说四川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国”。现在很多外地游客来四川旅游,主要目的地还是成都,其他地方鲜有耳闻。其实四川值得去的不止有成都,各地都有独特魅力,需要通过互联网让更多地方借打卡地“出圈”。这次活动我们特意设置了很多类别,打卡地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我们希望是一条草原上的公路、一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某个能俯瞰江景的观景台……这些地方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景区,却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地、渐进性地开展这项工作,把四川的“宝藏打卡地”一网打尽,让更多的游客看到四川不一样的美,感受天府之国的无穷魅力。
问:四川作为一个文旅资源大省,如何发挥网络名人的引导、推介功能,强化新媒体传播,促进四川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网信办作为主管部门有什么长远想法或建议?如何实现这些打卡地从“网红”到“长红”?
答:第一步是“借势破圈”,用优质内容擦亮四川文旅品牌。联合新媒体平台、网络大V打造场景化传播内容,通过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细节,让受众自然而然、身临其境感受到四川之美。
第二步是“筑基长红”,靠内涵挖掘将“流量”转化为“留量”。通过打卡地“支点”,推动周边住宿、交通、餐饮等配套产业升级,促进特产、文创产品销售,实现流量引客、业态留客、消费增收的良性循环,让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发展动能。
第三步是“留住记忆”,以美好体验增强文旅项目生命活力。网红打卡地最怕“昙花一现”甚至是“照骗”。对虚假摆拍、扮丑博流量、花钱刷榜等乱象,网信、文旅部门将“零容忍”,让每一个推荐的打卡地给游客带来美好体验。
同时,为打造有内涵、有品质、有持续创新力的旅游产品,我们也建立了长效保障机制:本次活动推出的打卡地榜单不是“终身制”,专门设立了退出机制,进行动态调整——在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会根据地区发展、网民评价、季节特色等实时更新,通过这种持续优化,不断提升网红打卡地榜单的权威性和参考度。
智慧升级:用AI、大数据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问:下一步将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评选出的网红打卡地进行智慧化提升和精准化推广,从而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答:我们计划从“数据打通、场景创新、消费联动”三个维度,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网红打卡地赋能,让技术不仅能“精准推”,更能“促消费”。首先是打造“文旅AI智能体”,让推荐更精准。我们会整合榜单数据,构建专属数据库,再把这些数据开放给百度、高德、美团、携程等平台。比如游客在高德搜“川西自驾”,AI能根据他的出行时间、兴趣,精准推荐对应打卡地;在美团订酒店时,系统会自动关联附近上榜打卡地,甚至推荐“打卡地+酒店”的优惠套餐,让“找景点”“做攻略”变得更省心。
其次是创新“智慧打卡场景”,让体验更鲜活。我们未来希望联合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开发“网红打卡地场景地图”小程序,除了基础的导航、介绍,还会加入AI互动功能——比如游客扫描打卡地的标识,AI能自动讲解背后的文化故事;小程序还会设置“集章打卡”玩法,游客去不同点位集章,可兑换商家提供的消费券或文创产品,增加游玩的趣味性。
最后是打通“线上宣传-线下消费”链路,让流量变收益。一方面,小程序里的消费券由上榜打卡地周边商家主动提供,游客用券消费,既能享受实惠,也能帮商家引流;另一方面,我们会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消费习惯,比如某打卡地的游客多喜欢购买非遗手作,就会联合当地非遗工坊推出“打卡地限定款”产品,甚至开通“非遗体验课”,把单次打卡变成“消费+体验”的复合型行程。
简单说,我们不是单纯用技术做“宣传工具”,而是要让大数据、AI成为连接游客、打卡地、商家的纽带,既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又帮助地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最终推动网红打卡地从“靠热度吸引”向“靠品质留住”转变。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何欣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