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新闻】
老门东的青砖黛瓦间,婉转的越音再度响起,一座承载着越剧百年记忆与当代创新的博物馆在这个国庆中秋长假焕发全新活力。
南京越剧博物馆坐落于老门东历史街区边营35号,是一座古民宅样式的四进青砖院落。2016年,它作为江苏省首家越剧博物馆正式揭牌。经过数月的精心策划与升级,博物馆在这个国庆假期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集历史展览、文创体验、茶饮休闲与戏曲演出于一体,为市民和游客呈现“可观、可演、可品、可带走”的越剧艺术体验。
历史回眸:
一甲子金陵越剧传承路
南京越剧博物馆承载着越剧在南京近70年的发展记忆。南京市越剧团的前身是由“越剧十姐妹”之一的竺水招创办的上海云华越剧团。1956年,竺水招率团南下,正式落户南京,成立了南京市越剧团,为这座古城带来了清新飘逸的江南越音。
博物馆第一进展厅内,多件见证南京越剧发展的珍贵文物静候知音。展品包括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越剧艺术大师使用过的戏服、道具、生活用品,以及当年演出的剧本手稿、剧目宣传册等历史资料。其中,竺水招的遗物尤为珍贵,包括她演出使用过的道具、化妆镜以及记录其艺术生涯的日记本,每一件都诉说着越剧艺术的往昔。
这些静默的实物犹如时间的见证者,向参观者无声地讲述着南京越剧的流金岁月。游客还可在馆内拿起听筒,聆听经典唱段,或走到戏装体验装置前,一窥自己身着戏服的惊艳瞬间。
文创体验:
把越剧之美带回家
博物馆一进院推出的“越金陵”文创品牌,首次发布一系列围绕越剧和南京市越剧团经典代表作开发的文创衍生品。产品包括精巧的徽章、冰箱贴,Q版角色的毛绒娃娃,经典台词钥匙扣,蕴含美好寓意的抱枕、背包等。
这些文创产品将越剧艺术元素与日常生活用品巧妙结合,让游客能够将越剧之美带回家,延伸博物馆的参观体验。
茶饮创新:
越音入茶,品味戏曲
在二进院,“喜越金陵”品牌奶茶店为游客提供独具越剧特色的茶饮体验。奶茶产品巧妙融入越剧元素,取名也别具匠心:小生椰椰、旦愿人长久、水袖飘飘、奶盖老生等,每一杯都是一段可品的越剧故事。
游客在参观之余,可以手捧一杯越剧主题奶茶,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小憩,感受越剧文化与现代茶饮的创意碰撞。
戏曲盛宴:
小剧场里的折子戏专场
三进院的小剧场是博物馆的演艺核心区域,一个可容纳三四十人的精致戏院。
国庆假期,南京市越剧团将在此连续演出8天,每天上演5场精心编排的折子戏专场。为适应景区游客的游览节奏,演出特别选取《柳毅传书》《梁祝》《红楼梦》等剧目经典段落重新拼贴组合,每场演出时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游客可随到随看,无需长时间停留即可欣赏经典剧目中的精华段落。68元的亲民票价还包含一杯“喜越金陵”招牌奶茶,让观众可以边品茶边赏戏,享受一段轻松愉悦的艺术时光。
打卡设计:
一步一景的沉浸式体验
整个博物馆院内还设有多处精心设计的打卡点,精准契合当代游客的分享需求:“好运莲莲”神仙机位、一键变贵妃的绝美凤冠、梦幻亭台等景观,形成一步一景的参观体验。这些打卡点将传统越剧元素与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为游客提供分享的契机,让越剧文化在镜头中和社交媒体上传播更远。
南京越剧博物馆的焕新升级,突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单一展览模式,创造了集观展、品茗、赏戏、购物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体验。这种多维度的艺术呈现,让百年越剧与当代生活完美交融。此次南京越剧博物馆的焕新升级,是文旅融合新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当演员们出现在人群里、庭院中,观众的惊喜与快乐,正是传统戏曲走近现代生活的最佳体现。
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越剧博物馆与老门东历史街区的结合,正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旅产业的成功嫁接。这个国庆,步入边营35号的青砖院落,游客不仅能感受百年越剧的韵味,更将见证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的璀璨火花。
编辑:翟小佳
执行主编:洪云菊
主编:王辉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来源:南京市越剧团
戳这里关注我,看南京新闻
大南推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