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受免签政策利好影响,中国入境游游客数量不断增多,可谓是“客从八方来”。
除了飞机和高铁,不少外国游客选择搭乘邮轮来中国旅行。过去一年,邮轮鸣笛声在我国13个邮轮口岸愈发密集。从渤海湾的班轮到黄浦江的巨轮,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邮轮+区域联动的方式,解锁中国的多元魅力。
青岛大连成韩国游客周末旅行心头好
这个国庆假期,在青岛的客货班轮口岸,来自韩国的游客正准备前往下一站烟台,而他们在青岛的上一站,是辽宁的大连,对日韩的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就成了韩国游客的周末旅行心头好。他们晚上在青岛喝啤酒,第二天去大连星海广场打卡拍照,这股“韩流”还带火了烟台、威海、丹东等沿海小城。山东边检总站的数据印证了这股“韩流”热度:截至9月28日,前三季度山东口岸免签入境韩国籍旅客达32.8万余人次,占免签外籍旅客总量的83%。同样辽宁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辽宁口岸中韩客货班轮客流量同比增长180%,“邮轮+赛事”“班轮+非遗”等融合产品带动环渤海区域外国游客消费增长210%。
烟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五队教导员 胡琛:周末到中国成了韩国游客新风尚,他们最爱走青岛-烟台-大连线路,八大关的欧式建筑、烟台的海鲜市场、大连的滨海栈道是必打卡清单前三名。今年国庆假期还有一批近400人的韩国免签旅游团集中入境。随着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们正联合文旅部门和口岸企业,深挖烟台港口岸区位优势,依托成熟的中韩客货班轮航线,共同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为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京津漫游券” 联动游火热
9月27日,在天津邮轮母港,共有近六千人出入境,这个国庆假期,还有4个艘次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共八千余人次在这里开启休闲假期。
芬兰游客:这里很好,效率很高也很友善,一切都井然有序十分高效。
这名游客告诉记者,他打算第一天逛天津瓷房子,第二天去北京故宫,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之旅。作为北方最大邮轮港口,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过去一年出入境旅客近33万人次,旅客来自80多个国家,其中80%选择了“邮轮+京津”联程游。入境游客上午在慕田峪长城登高,下午就能在天津古文化街捏泥人,高铁1小时直达的便利性让联动游预订量翻了三番。消费数据更显联动效应:五一假期天津邮轮口岸三船停靠期间,入境游客在京津冀区域的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这个国庆假期,消费数据有望再创新高。
上海:外籍游客的“长三角文化长廊”
从9月下旬开始,上海邮轮口岸就迎来的客流出入境高峰,9月21日,“海洋光谱号”邮轮搭载4600余名旅客靠港,其中外籍旅客数量超2500人,是上海邮轮口岸自国际邮轮复航以来,母港航次外籍旅客占比首次超过半数。9月26日,“海洋光谱”号搭载5000余名游客靠港。国庆假期期间,上海邮轮口岸预计出入境邮轮共12艘次,出入境旅客4.4万人次。其中很多游客都选择了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跨区域游玩。
德国籍旅客:我今年来过三次,为了提高我的中文水平。
澳大利亚旅客:我们计划在上海停留3个晚上。在邮轮旅行结束后,我们将去迪士尼乐园,我们将会游览上海所有美丽的景点。
数据显示,横店2024年外国游客量同比增长近10倍,其中超七成是经上海邮轮入境的欧洲游客。而在苏州周庄,游船码头的外籍游客中,62%会选择上海-苏州-杭州跨城游,长三角联动已形成一艘邮轮激活一片区域的效应。
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 尤盈盈:我们也发现有不少外籍旅客选择乘邮轮来到上海,并在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旅游、购物消费,深度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和文化魅力。为此,我们在口岸,特别为乘坐邮轮入境的外籍旅客,可免予留存指纹生物信息,对乘坐同一航次邮轮的旅客,可免盖入出境验讫章。
厦门:跨区域游凸显外籍旅客慕名而来
9月27日,“蓝梦之歌”号和“领航星”号双轮停靠在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当日出入境旅客超3400人次。10月4日,“领航星”号再次抵达厦门,超2000名旅客将体验鼓浪屿琴声与闽南红砖古厝的交融。数据显示,有超过四成旅客经厦门口岸入境后再由外省市口岸出境,跨区域游联动效应凸显。此外离境退税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据介绍,厦门目前已在厦门高崎机场、泉州晋江机场、厦门五通码头设立了离境退税物品出境验核点,覆盖空港、海运口岸。
西班牙旅客:我第一次来厦门,之前听闻厦门很美,食物也美味,所以亲自来体验。厦门是我旅行愿望清单上的首选之一。
从渤海湾的韩式拌饭香,到京津的历史回响,从长三角的水乡诗意,再到鼓浪屿的琴声悠扬,邮轮正式成为免签政策落地的最佳载体,这种港口+区域的联动模式将让更多外国游客读懂中国的多元魅力。
携程公共事务部总监 刘婷:今年黄金周,入境酒店搜索热度同比增长150%。热门客源国涵盖韩国、日本、泰国等亚洲国家,以及英国等欧美国家,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十座城市成为入境游客的主要目的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俄互相免签政策极大激发了俄罗斯游客的来华热情,本次假期俄罗斯旅客入境预订量同比增幅高达75%,北京、上海、三亚、哈尔滨是他们最青睐的目的地。
外国旅行团在北京旅行体验真实便利度
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589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2.1%,同比大幅上升52.1%,这股客流正转化为拉动区域经济的强劲动力。
外国游客远道而来,游玩消费的便利性能否跟上热情?跨城旅行方便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的记者近日跟随一个外国旅行团,开启了一场北京“吃住行游购”全流程沉浸式体验。
秀水街淘宝:“刷卡即付”的购物狂欢
来自美国休斯敦的8名游客通过国内旅游平台定制了一场为期5天的中国之旅。他们到北京的第一站直奔慕名已久的秀水街。刺绣围巾、中国瓷器、珍珠首饰统统在他们的购物清单里。
在这家首饰店,记者看到珍妮买了一条项链后,用自己美国的信用卡顺利支付。店员告诉记者,Visa、万事达、银联等目前都能丝滑支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北京1.8万家重点商户已实现外卡全覆盖,15种境外电子钱包均可顺畅使用,支付便利正成为入境游的“隐形名片”。
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受理市场部负责人 于冠群:首先我们是扩大了外卡外包的受理,累计230余款聚合码牌支持了境外的钱包受理。累计发行旅行通卡39万张,累计推动了22个国家和地区,58家机构,达成了“锦绣中华”外卡内用合作,年内交易同比提升75%。
免签+便捷交通 入境游不再局限“一城一地”
借助10天免签政策,旅行社为珍妮一行美国游客量身规划了北京-承德双城深度游。得益于京津冀地区便捷的城际交通,短短几小时车程,便串联起两座承载着清代皇家历史的文化地标,直观感受到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巅峰水准。
得益于飞机航线的增多,高铁的便利,如今的入境游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
北京锦和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和: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一地,我们会做成双城或者是多城。比如说北京加内蒙古,北京加山西,北京加西安。这种高铁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中间的大交通时间,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体验更多的城市。
胡同寻味:包饺子画脸谱触摸“城市肌理”
为了能让珍妮一行人体会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鲜活的老城生活气息,旅行社还安排了什刹海胡同游,这也是北京重点推广的特色文旅项目,几个人跟着英文导游,穿梭于青砖灰瓦的街巷,听胡同里的历史故事与当代居民的生活日常。走进胡同人家,品尝茉莉花茶与豌豆黄,学画脸谱,学包饺子,深入触摸北京的“城市肌理”。
胡同人家主人 徐滨:基本上到我们家的每天都有,外国客人喜欢这些,比如说剪纸、画兔儿爷、脸谱、学包饺子,也是咱们的特色,收入增加了,跟之前比能提高三成。
几天的游玩里,珍妮一行人也体验了不少特色餐馆的特色美食,还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餐馆的特色服务。
外国人入境量激增 入境游仍有增量空间
记者看到,游览中的大多数商家都可以刷外卡,一些商家的POS机旁,还贴着Apple Pay和Google Pay的标识,更有酒店前台提供多语种服务,提供一日游定制等等。这种渗透到细节的便利,支撑着入境游市场的爆发,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口岸外国人入境量达484万人次,同比激增125%;2025年前9月,这一数字已突破420万人次。
携程公共事务部总监 刘婷:目前,入境游仍有巨大增量空间,占比可达中国GDP的1%~2%,入境游的提升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激活中小企业活力。我们将北京口岸经验推广至更多城市,推动入境游从“过境打卡”向“深度漫游”跃迁,实现“一次惊喜”到“多次到访”的转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U07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