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10月3日,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景区内,一场激情澎湃的红歌快闪活动在飞霜殿前上演,身着唐装的NPC演员带领现场游客齐声高唱《歌唱祖国》,用歌声向祖国深情“告白”。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华清宫景区以“盛世华章·月圆国韵”为主题,以“盛唐国潮”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融合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体验的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打造出一场场历史与现代交织、国风与潮流共鸣的沉浸式节日盛宴。
“您已顺利完成《长恨歌》全文背诵,恭喜获得华清宫景区门票一张。”为让广大游客深切体会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双节”期间,景区继续推出背《长恨歌》免门票活动,参与者只需全文背诵唐代诗人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即可获得景区门票一张,活动吸引不少诗词爱好者前来挑战。
每当有人成功背诵出整篇《长恨歌》,现场游客都会给予热烈掌声,共同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诗意碰撞而喝彩。“既能游览名胜,又能重温经典,这样的设计太有心了!”来自西安城区的大学生王萌萌点赞道。
“快看,‘李白’来啦!”
在华清宫芙蓉湖,“李白”乘坐一叶扁舟飘然而至,在湖面上慷慨诵读着《将近酒》,并不时与湖对岸的“杜甫”“高适”隔水相望、吟诗作对,引来现场游客阵阵掌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现场,游客还可向“李白”“杜甫”等发起挑战,即兴对句、接龙赋诗,优胜者还能获得景区定制文创礼品。
“没想到背诗还能这么好玩!”来自北京的游客廖梓文即兴吟诵的诗句,引得“李白”频频抚须颔首,现场掌声阵阵。“这次在西安旅游,让我收获了一段有温度、有故事的城市记忆。”廖梓文说,对诗活动以情景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形式,点燃了游客对诗词的热情,为“唐诗之都”西安再现长安诗意盛景。
为进一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度,华清宫景区每日循环上演60余场沉浸式演出,涵盖诗词飞花令、宫廷礼仪展示、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融合宫廷礼乐与市井风情,实现“一步一景、一景一剧”的表演效果。
今年,华清宫景区还推出“一币一长安”互动体验项目,游客通过参与园内游戏,赢取或兑换仿古铜钱,沉浸式感受盛唐市井繁华。“拿着‘开元通宝’在景区里‘消费’,好像真的穿越到了唐朝,孩子边玩边学,特别有仪式感,我们都很喜欢。”来自江苏的游客程菲菲兴奋地说。
当“国庆红”邂逅“中秋月”,临潼区也积极围绕团圆主题策划特色旅游文化活动,吸引游客热情奔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更显恢宏壮丽。芙蓉湖畔,复原唐代仪制的中秋拜月仪式庄重举行,“杨贵妃”携一众女眷依古礼奉桂酒、献素果,执礼迎月,还原古时“敬月祈福”传统。游客还可跟随唐仕女学习叉手礼,在一躬一揖间体验传统礼仪之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游客许孟带着孩子参与拜月仪式后感慨道:“我和孩子都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能亲身体验唐代礼仪,还能和‘诗人’一起对诗,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长安。这样的活动不仅有趣,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随着旁白声响起,“杨玉环”轻盈的身姿如仙子下凡,缓缓降落至九龙湖湖心,又隐没于骤然升起的水幕之后……夜幕降临,舞剧《长恨歌》表演开始,光影交错间重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传奇,让游客在声光电技术的加持下沉浸式感受历史的温度。
“景区通过‘历史场景复原+互动体验’的模式,以创新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旅游‘火’下去。”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洁说,未来,华清宫将继续深耕“盛唐国潮”文化品牌,用“沉浸式+”的新文旅思路,持续策划推出各类互动演出活动,优化游客体验,让更多游客能够走进历史、感知文化,真正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共生共荣。(记 者:王三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