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酒店前台挂着“2000元房售罄”的牌子,一边是西湖边的草坪上扎满了彩色帐篷,年轻人围着卡式炉煮火锅,抬头就是漫天星空。这两年越来越多人旅游放弃酒店选帐篷,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清醒选择?

景区马路边帐篷排到看不见头,隔壁酒店LED屏循环播“5折入住”,老板站门口揽客都没人理。
今年国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旅行方式变革正在上演。热门景区酒店价格飙涨,从汉庭千元房到民宿价格翻倍,敦煌部分民宿从2800元跌至800元仍少人问津。
武汉龟山北路的“帐篷大军”给出了最生动的回答。国庆期间当地酒店从200元飙到1300元,涨幅超5倍,00后们干脆带着帐篷占领了沿江步道。
也有游客分享:“我国庆去河南老君山,景区门口酒店标价1580元/晚,还没窗户;果断在停车场搭帐篷,3天住宿花了30元,省下的钱全用来吃当地小吃。”
当然,价格并非唯一因素。“住酒店像坐牢,扎帐篷才是真旅游。”越来越多年轻人把低成本住宿当成“体验项目”。
2025年国庆“自驾露营”搜索量同比暴涨300%。
有人说这是消费降级,可看看年轻人的装备就懂了:全自动帐篷、太阳能充电板、迷你咖啡机,甚至带投影仪放电影,哪里是“苦行僧”,分明是把生活品质搬进了自然。他们拒绝的不是舒适,而是“被绑架的消费”。
花几千块住酒店,大部分时间都在景区里逛,回来只睡个觉,实在不值。
所以别再说住帐篷是降级了。这届年轻人只是算明白了:与其为酒店溢价买单,不如把钱花在真正的体验上。
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必须从“如何让游客多花钱”逐步转向“如何让游客花钱物有所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