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黄金周即将收官,位于广东顺德华侨城的红荔顺德美食文化嘉年华,更收获了超旺的消费人气,交出了一份亮眼文旅答卷。
10月7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本届嘉年华的承办方获悉,截至7日下午,本届嘉年华的每日平均客流已超过13万人次、累计客流已突破百万人次,刷新了自身纪录。“本届嘉年华更结合今年假期安排及游客热情反响,延长一天至10月8日结束。”活动承办方负责人阮鹏介绍。
百万客流背后对湾区文旅有哪些启示?澳门中葡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司特澳认为,本届美食嘉年华提供全球范围的千种美食,并设置了音乐节、烟花秀、非遗演出等多类型的文娱体验,现场更设有免费接驳车、餐饮安全抽检点,通过更鲜活与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为湾区文旅经济从流量向“留量”、从网红变长红,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日均客流达13万人次,大湾区游客占比过半
今年国庆期间的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人潮涌动,成为观察湾区假日消费趋势的生动窗口。
“去年我们参加美食嘉年华收获超出预期,因此今年也早早报名”,现场,顺德龙眼炸猪肉品牌的负责人刘嘉勉告诉记者。不同于以往单一的美食聚集,本届嘉年华转向综合体验式消费——美食矩阵共设有超过160个特色摊位,涵盖超1000款美食:从列入非遗的顺德正信双皮奶、欢姐伦教糕,再到特色小吃均安蒸猪、顺德龙眼炸猪肉、陈村粉、顺德酒厂的红荔米酒,现场顺德传统美食专区对本土名菜进行现场制作、即时品尝。
国际风味同样是本次嘉年华的一大看点。现场设有国际风味展区,与澳门中葡经贸文化促进会合作,引入巴西、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本土厨师加盟,巴西烤肉师傅舞动出餐等场景成社交平台热词。南洋咖啡的创始人蔡金峰,也和团队一起将地道的新加坡菜带到现场。
据了解,从客流构成来看,广州、深圳、珠海及港澳的跨城游客占比过半,家庭“自驾+接驳”的微度假模式成主流,显示了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熟后,区域性旅游消费“高频、短途、深体验”的新常态。现场引入的葡语菜系展区,更吸引港澳游客专程打卡,凸显湾区文旅要素的跨境活力。
本届嘉年华的夜间消费同样表现突出,每晚的非遗侗族大歌电音演绎、音乐节与烟花秀,成功留住多数日间和家庭游客,周边酒店入住率提高,印证了高品质夜间文化产品对延长消费链条的关键作用。现场还增设食品安全检测点实时抽检食材,以“放心消费”筑牢体验根基。
协同破解文旅痛点,免费接驳车直达现场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顺德的宠粉举措颇为亮眼。
南都湾财社日前报道,广东顺德官方直接甩出“王炸服务”,10月1日至8日,顺德区机关大院对外开放,同时,每天9:00-17:00免费开放约1200个停车位,游客不用预约。顺德美食嘉年华主办方更进一步宠客,直接安排免费接驳车无缝直达现场,这波操作让游客直呼“好细节”、“好暖心”。
大型节庆活动中,“停车难”“交通堵”往往是劝退游客的首要因素。顺德官方主动将行政空间转化为公共服务空间,用零成本的便民举措降低游客决策门槛,这些看似基础的便民服务,实则是政企协同破解文旅痛点的智慧实践。
上述举措经传播后,“顺德宠粉”成为社交平台爆款话题,为城市文旅形象极大地加分。
将“流量”转化为城市认同感,打造顺德世界美食之都IP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在本届美食嘉年华的启动仪式上,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主编刘江涛曾致辞表示,顺德“世界美食之都”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南方都市报的深度参与和长期关注——2012年,南都与顺德区政府共同撰写“世界美食之都”申请报告;2014年,南都见证顺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牌,十余年来始终与顺德美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今年,作为系统性变革的党媒先锋,南都再次携手顺德打造本次美食文化嘉年华。“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节庆活动策划,更是我们发挥媒体优势、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实践。”他希望通过深度体验项目将“流量”转化为城市认同感,为文旅产业注入持久动力。
本次活动也是南都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部署,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具体举措。“通过美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既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能提升顺德‘世界美食之都’品牌价值,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刘江涛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顺德美食嘉年华的成功,并非偶然的“节庆爆款”,更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人文湾区初见成效”的目标相契合,为湾区城市文旅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今年嘉年华启动仪式上,更发布了《寻味顺德品牌管理规范》与《顺德菜文化宴席》两项团体标准,推动顺德美食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升级。
湾区文旅启示:多元融合让文旅IP持续产生经济价值
这场百万客流的美食盛宴,最终留下的不仅是热闹的消费数据,更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市民参与”的文旅发展范本。
澳门中葡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司特澳表示,本届嘉年华通过更鲜活与高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经济从流量向“留量”、从网红变长红,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作为餐饮行业的资深人士,司特澳认为,本届美食嘉年华提供全球范围的千种美食,并设置了音乐节、烟花秀、非遗演出等多元化文娱体验,现场还设有免费接驳车、餐饮安全抽检点,“此次活动塑造的美食+多元融合模式,实现了从‘一顿饭+一趟旅行’的消费升级,正是短期节庆转化为长期文旅资产的关键。”
另一方面,今年美食节跨城游客占比颇高,“澳门葡挞—顺德私房菜”的隐性线路已显成效,司特澳认为,若能进一步规划湾区美食专线、推行跨城文旅通票,将更易实现“单点引爆”到“区域共荣”的转变。他提出更具体的设想:“可建立湾区美食文旅联盟,整合顺德与港澳及国际的美食资源,推出‘一程多站’式旅游线路”。
他补充道,从长效运营来看,可以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手段持续推广嘉年华,将短期活动影响力延伸为长期品牌效应,“更要打造美食+文创+旅游产业链,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此类融合能让文旅IP持续产生经济价值。”
对于未来,他更期待结合广东与港澳餐旅优势,“将中西文化融合融入活动的经验,推动美食节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巡演,让顺德‘世界美食之都’的招牌越擦越亮。”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尹冀鲲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