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浸染泉韵,国庆恰逢中秋。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市以“泉声秋韵双节同庆”为主题策划推出国庆游园、登山赏秋、文博展览、泉城好戏、美丽乡村5大主题、200多项文化和旅游活动,有效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出游需求,为全市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营造平安欢乐祥和的国庆、中秋节日氛围。
截至10月8日14时,全市纳入监测的3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3.4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294.20万元。全市累计接待持证留宿旅客96.01万人次,重点监测的山东大厦、贵和洲际、喜来登、香格里拉、舜耕山庄等20家旅游住宿设施累计接待4.4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024.61万元。铁路发送旅客141.8万人,民航发送旅客26.4万人,公路发送旅客26.8万人。全市文旅市场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未收到重大旅游投诉,未出现重大涉旅负面舆情。
经典景区,沉浸游园别具魅力
假日期间,经典景区焕发新活力,以“国潮”和“沉浸”为特色的都市游园活动,成为吸引市民和游客的主力。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推出“泉颂华章”游园会,串联趵突泉、大明湖等四大园区,融合红歌快闪、游船赏月、古风NPC互动,趵突泉《趵突夜画》沉浸式夜游项目以“二安”文化为线索,打造诗词秀、歌舞秀、光影秀立体体验,成为夜间消费核心IP,黑虎泉、五龙潭同步推出泉水直饮、非遗市集、西洋乐器演奏等活动,央视《新闻直播间》专题报道济南泉水游特色;
千佛山景区开展“登兹历山・共庆华诞”互动展演与山会市集;明水古城雕琢全新场景与活动,通过烟花秀、狐仙游园会、主题市集等活动,展现诗意与狂欢交织的盛会;
济南方特、融创乐园分别推出国风盛典游园会和民族狂欢节,以非遗表演、民族服饰巡游、百场演艺等内容,丰富游客体验;
红叶谷启动第25届红叶节,4000余亩黄栌、红枫搭配国庆嘉年华;九顶塔“赶秋节”推出《好汉秦琼》马战实景剧、《地道战》参与剧,九如山以“红叶季特惠票”吸引游客体验手作与山居生活,生态游成为市民短途休闲首选。
老城焕新,创意引领消费热潮
国庆中秋假期,济南一批新文旅开门纳客,全方位丰富产品供给。
焕新亮相的后宰门街成为最热打卡地,以李清照IP打造“清照小院”,游客身着汉服参与宋词吟唱与笺纸手作,沉浸式感受易安文化;誉宝盆店铺内,古代印钞工艺体验排起长队,市民亲手印制专属纪念券;修旧如旧的浙闽会馆正式开馆,再现百年商帮文化,举办首场浙闽鲁文化沙龙,南宋胡记茶点品鉴与鲁青瓷手作体验让游客感受跨地域文化交融,激活区域文化消费力;上新街“上新集”联合“银盐复古市集”开市,复古文创、非遗手作与live演出融合,新旧业态的碰撞让百年老街焕发新生,三大街区成为“老城新生”代表,展现着济南的市井烟火与文化底蕴。
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新园定位为“新南洋温室花园氧吧”和“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打造以新加坡热带风情为蓝本的温室花园,汇聚新加坡地道风味与创新料理的南洋美食街,推出米其林美食节、灯光秀、国际漫展、街舞大赛等23场活动,成为黄河北岸文旅新标杆;
济阳“九曲黄河万里情”推出国潮尝新主题活动,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设黄河大船、八音迭奏等五大主题广场,黄河楼、闻韶台等九大特色场景,开设主题餐秀、哪吒闹海游乐场等项目,提供集娱乐、夜游、教育、亲子、演艺于一体的全时段、沉浸式视觉感知盛宴,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文博拾光,文化传承彰显底蕴
全市各大文博场馆以创新形式活化馆藏资源,让文化体验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假日的阴雨天气更是助力文博场馆客流持续维持高位。
济南市博物馆在策划舞蹈快闪、壁画文物修复体验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推出非遗螺钿首饰制作、古籍修复体验等活动,为游客献上兼具文化厚度与趣味活力的双节礼物;
济南市文化馆举办曲艺、京剧、吕剧等专场演出,并推出非遗精品展、剪纸艺术展等精彩展览,让观众享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济南市美术馆举办纪念李苦禅诞辰125周年小品展、2025师大翰林写生展,为观众奉献了一道文化艺术大餐;
济南府学文庙的传统文化课堂、爱国手工等活动,老舍旧居的“双节寻韵旧居留影”拍照打卡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文化体验,留下美好记忆;
曲山艺海博物馆推出“曲苑承月韵巧手映团圆”玉兔灯笼手作体验和“艺海寻迹”国庆探馆寻宝等活动,帮助市民游客增强传统节日情感认同,提升文化体验的沉浸感;
新开馆的山东古建筑博物馆推出“中国古代建筑模型展”,精准复现赵州桥、曲阜孔庙等现存古建精粹的微缩模型,让观众现场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阴雨天气下文博游的独特吸引力与增长韧性,让市民游客深入感受济南多元、包容的文化底蕴。
乡村休闲,农旅融合释放活力
各区县围绕近郊游、休闲游、亲子游、休憩游等市民度假需求,积极推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展示乡村振兴魅力。
市委组织部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公交集团,共同推出“济南驻村第一书记带你自驾行、游乡村”“济南驻村第一书记带你乘公交、游乡村”系列,集中宣传10条精品路线、148个特色村庄,相关推广信息网络点击阅读量累计达11万人次。
历城区的“寻历城泉韵·宿山野星空”之旅,依托名泉、古迹等资源,吸引市民游客到芦南村访古刹名泉,到燕棚窝村“呼啸谷”挑战矿坑探险,到中泉村感受阳光下的“赏荷连廊”,到青龙峪村体验农家美食;
章丘区推出由5个乡村串联起戏腔、古桥、老味道和史前文化的自驾线路,让游客恣意赏章丘非遗、品古建文韵;
济阳区以“黄河岸畔的历史与田园交响”为主题,推出人文古韵与田园休闲之旅、田园诗意与亲子欢乐之旅,让游客与驻村第一书记暖心相约,穿行乡间小道,体验淳朴风情,感受丰收喜悦;
商河县围绕“人文与生态的乡野漫游”,聚焦温泉体验、亲子互动、果蔬采摘、花卉观赏等项目,推出雅致与欢乐之旅、果香与闲趣之旅、文化与烟火之旅,吸引大量市民游客自驾体验,孟里悦私汤温泉府院民宿、芳韵田园民宿客房入住率超95%;
莱芜区的“莱芜古韵与山水之旅”、钢城区的“钢城红色与民俗之旅”、平阴县的“平阴山色好、黄河秋意浓”之旅,让游客近距离感悟一村一韵背后,那些由汗水与期望铸就的乡村振兴故事。
好戏连台,精心打造艺术盛宴
假日期间,济南艺术演出市场持续升温,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演出活动轮番登场,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天涯共此时》交响乐、烛光音乐会《暮光之城》、北京交响爱乐乐团中秋专场;
北洋大戏院推出吕剧《济南的冬天》《长歌尽美》,弘扬地方戏曲;
开心麻花《开心聊斋・三生沉浸版》、579百工集音乐剧《暗夜阳光》,打破传统戏剧观赏的时空限制,让大批年轻观众亲身参与剧目演绎,收获个性化的观赏体验;
融创文旅城《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泉城与诗词的浪漫碰撞,置身其中仿佛与“二安”共赴诗词之约;
灵岩寺“医道源流禅境生辉”汉文化主题实景演艺,带领游客穿越千年,与神医扁鹊进行一场医道与禅心的对话;
济南电影幻城化身“国潮沉浸式剧场”,2场王牌大戏、3大非遗奇遇、45场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可以漫步复古街区,在《济南往事》重拾老济南的城市记忆,在《天外飞仙》如梦似幻中悄然入戏,也可以穿梭各演出现场,既能欣赏非遗打铁花的绚烂绽放,也能在喜嫁新郎的互动表演中尽情欢笑。
中秋诗会,赋能城市品牌传播
10月5日至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摄制的《2025中秋诗会》在央视圆满播出。诗会以“月映泉城”为核心主题,主场地选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构建“电视大屏+新媒体平台+广播”矩阵,形成全域覆盖的传播格局。央视综合频道(CCTV-1)17:50档、科教频道(CCTV-10)20:51档黄金时段双频道联播;央视频、央视网全程同步上线完整节目及精彩片段,并依托微博、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推送节目卡段,打造全民共赏的“云上诗会”互动盛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云听平台于23:05档同步呈现节目音频版,覆盖夜间黄金收听时段,各方反响良好,对济南城市品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刘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