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各省份都建有仿古的小镇或古城,有些地方建有好几个,比如湖南有桃花源古镇、大唐司马城和大庸古城;其它省份的城市也有不少类似的的仿古建筑,有不少耗巨资打造而成,少的几十亿多的上百亿,根据了解大部分都处于面临破产的状态,有些仿古建筑还没有完工就烂尾了,实在太可惜了,例如益阳的江南古城就是烂尾工程,去到那里不难发现周围杂草丛生,没完工的建筑钢筋锈迹斑斑,倍感凄凉,也不清楚以后这些仿古建筑会变成什么样。

江南古城
这些大批量的人造古城和古镇纷纷陷入倒闭的危机,这样的现象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从表面看似乎是游客和投资者少或运营不善所导致,但是很多人认为真相远非如此简单,很多人认为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资本主导的逐利游戏,过去的十几年文旅产业兴起,有资本的人都以为开发旅游项目古镇是首选,如此,仿佛一直被资本的热钱疯狂涌入却扭曲了发展的路径,导致古城和古镇文旅项目一如既往复制过剩,现实就是人们对新开发的古镇不感兴趣。

我们也知道人造的古镇以前确实经历过两次红利期,第一次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旅游兴镇模式很受欢迎,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乌镇,从浙江桐乡一个连公路都通不了的落后乡镇,可以说是摇身一变却成了世界级的旅游胜地,那里的年客流量超过了千万,有些人赚的盆满钵满很让人羡慕,这个成功的案例也让很多人眼红,纷纷进入了仿古文旅的行业,这样也就催生了第二次开发古建筑文旅的热潮,通过所建的古城认为以后会受到保护,所以很多人不断开发复制打造成了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资本们的理想很丰满,如此既能赚旅游的收入,也能圆游客们的“诗和远方”,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们打的算盘是从来都不做亏本的项目,也看重的是古镇巨大的旅游市场,它就像一只会生蛋的母鸡,只要把古镇这只肥鸡建好,就能坐收租金稳赚不会赔,其实更隐密的是许多开发商以古镇开发为名,却做起房产之实,他们可以低价拿地再配套卖房、出租商铺实现一鱼三吃,赚旅游钱、地产钱还️政策补贴钱,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现实却很骨感。

现实状况是近年来很多地方所建的仿古文旅项目多数处于荒废状态,有的杂草丛生、锈迹斑斑纯属是一个烂尾的工程,只有少量的古镇或古城还在营业,但是客流量稀疏仿佛是一座空城,感觉很快有一种面临倒闭的风险,这些仿古项目也许在未来有奇迹的发生,会繁荣起来也不是没可能的,当然,我们都希望这些新开发的古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营,毕竟长时间保持不正常的状态会影响当地市容,古城或古镇恢复正常也能为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