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国庆与中秋双节交辉,陕北大地褪去暑热,迎来最动人的时节。在陕西靖边,赤色丹霞如烈焰铺展,千年统万城似画卷展开……波浪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84万人次,单日接待量飙至历史峰值,超七成游客从省外慕名而来;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风起统万,共颂华诞”为主题,非遗展演、青铜特展轮番上演,让游客在触摸历史中欢度佳节。
当八方游客涌向这片土地,有一抹“藏青蓝”始终穿梭在人潮与美景之间。靖边公安深耕“旅游警务”,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温情化解难题,在交通要道、景区角落、游客身边织就一张平安网,为火热的文旅市场注入稳稳的安全感。
阡陌通途绘安澜
交通护航织密安全网
“往前开,前面停车场还有车位!”“按顺序走,不要随意变道加塞!”在龙洲波浪谷景区入口处,民辅警的引导声此起彼伏。
节假日期间,龙洲波浪谷、统万城、小河会议旧址、森林公园等景区人气爆棚,车流人流骤增。交管大队提前研判、精细部署,抽调内设中队增援景区,在景区周边实施“远端绕行、中端疏散、近端引导”的多层级疏导策略;在波浪谷、统万城等重点区域增设了临时停车场,清障车全天候待命,确保“随堵随清,快速恢复通行”。
10月5日,靖边迎来连日降雨天气,一辆灰色轿车陷景区泥泞路段。车主一筹莫展之际,执勤民警王光荣、郝皓峰见状冒雨合力推车,还叮嘱车主雨天慢行。
这样的“雨中援手”,只是靖边公安交通护航的一个缩影。双节期间,景区周边车流人流“双向激增”,靖边公安交警全员取消休假,化身“交通卫士”守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在波浪谷景区停车场,值班民辅警每天要指挥近千辆车辆有序停放,遇到拎着大包小包的游客,还会主动上前帮着拎行李,指引住宿方向。在统万城景区入口的十字路口,民警张生宝、刘洋顶着烈日执勤,遇到问路的游客,会掏出手机调出导航,一笔一画标注出最佳路线。靖边公安在每一条通途上绘就平安图景,让游客的旅途从出发到返程,都走得安心、顺畅。
警景相随守平安
警力前置点亮旅途灯
“请大家排好队,注意脚下台阶,丹霞地貌很珍贵,咱们不要踩踏哦!”清晨的阳光刚洒在波浪谷的赤壁上,龙洲派出所教导员李为民就拿着大喇叭站在景区入口,沙哑的声音里满是耐心。他身边的民警李世亮,刚完成景区主干道的第一轮巡逻,制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形成一片深色的印记。“每天至少走2万步,重点区域每小时要巡一次,多走一步,游客就多一分安全。”
景区的平安重在“前置防范”,靖边公安坚持“警力跟着节日走、跟着人流走”,把警务站搬到游客最需要的地方。在波浪谷游客中心,民警设立临时服务点,既能接受报警求助,又能解答旅游咨询。在统万城遗址博物馆门口,红墩界派出所民警每天早早到岗,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会主动搀扶着送到展厅入口。
国庆期间的景区,难免有“小摩擦”。10月3日下午,波浪谷景区观景台旁,两名游客因为插队拍照起了争执,眼看就要动手。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迅速上前,一边拉开两人,一边递上矿泉水:“咱们来都来了,是为了看美景的,别因为这点小事闹得不痛快。”随后,民警耐心听两人倾诉,又普及了景区秩序管理规定,最终两人握手言和,还笑着一起拍了张合影。“警情处理不过夜,游客行程不耽误”,这是靖边公安对自己的要求。针对游客间常见的插队、口角等纠纷,龙洲派出所还打造了“丹霞和”调解品牌,让矛盾在景区内就能化解,不让小问题影响旅途好心情。
更贴心的是,靖边公安还根据景区淡旺季调整勤务模式。双休日加派警力,黄金周全员上岗,遇到突发大客流,随时动态调配警力。
不止于路面疏导,靖边公安还把安全防线延伸到“看不见的角落”。节前,出入境管理大队的民警们走进辖区20余家涉外酒店,手把手指导前台人员识别护照、规范登记境外人员信息。“您看,这个签证的有效期要重点核对,上传信息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他们在酒店大堂张贴“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海报,向工作人员和住客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用细致的工作筑牢涉外治安防线。
在龙洲镇,50余家宾馆民宿散落各处,民警定期上门开展安全培训,检查消防设施,排查治安隐患。“游客住得安全,才能玩得开心”,所长贺文鸣的话,道出了所有民警的心声。
当游客漫步在丹霞谷底,抬头能看到赤壁映蓝天,转身能遇见“藏青蓝”,这抹流动的警色,成了旅途中最安心的 “指明灯”。
温情满径暖客心
服务升级绘就新警色
10月4日上午11时许,执勤民警张生宝、刘洋在景区人字路口执勤时,捡到了一部红色智能手机。由于手机设有密码,无法直接联系失主,他们便一边执勤,一边通过景区广播循环播报失物信息。半小时后,失主甄先生打来电话,表示自己已离开景区上高速了,无法返回。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主动提出代为寄送,并于当天下午自费通过顺丰保价寄出。次日,收到手机的甄先生特意打来电话,感激地说:“没想到民警能这么贴心,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同日下午3时许,巡逻民警张飞、王宏宇在景区卫生间附近发现了一名神色慌张的老人。经了解,这位来自延安的游客如厕时没带手机,出来就找不到同行的家人了。
“您别慌,我们帮您找。”民警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带其在景区寻找,但始终没见到家属的身影。于是,他们将老人带至就近的派出所,通过户籍系统查询到家属联系方式并顺利对接。见到母亲平安归来,家属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说了好几遍:“多亏了你们,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样的“暖心救援”,在靖边公安的日常里不断上演。5月的一天,河北游客唐女士的丈夫在返程时突发腹痛,无法开车,唐女士自己又不会驾驶,只能急得团团转。龙洲派出所民警接到求助后,通过微信视频精准定位她的位置,驱车赶到后,一边安抚唐女士,一边驾驶她的车将病人送往医院,直到确认病情稳定才离开。后来,唐女士特意寄来一面写着 “警民一家亲 患难见真情”的锦旗,说“靖边的警察,比亲人还贴心。”
去年10月,一名游客在波浪谷未开放区域拍照时,不慎从十米高的山崖滑落谷底。民警不顾危险,迅速下入谷底,找到伤者后,小心翼翼地将他抬上担架,再一步步护送上救护车。据统计,龙洲派出所每年要帮助游客找回手机、钱包等物品100余件。
靖边公安把“服务”二字刻进每一个细节里,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晨光熹微的景区入口,出现在暮色四合的丹霞谷底,出现在游客需要的每一个瞬间。
这个双节,靖边的美景让人流连,而“藏青蓝”的守护,更让游客记住了这片土地的温度。当文旅热潮持续升温,靖边公安用“旅游警务”书写着责任与担当,让平安成为最美的风景,让每一位游客带着欢笑来,揣着温暖走。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