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闪电新闻】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山东有多受游客欢迎?来看这组数据:2025年10月1日-8日,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6.6万人次,营业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8.0%和5.0%。
山东文旅经济何以一年更比一年火?从“宠客”到“留客”,山东积极为游客打造方便、好玩、沉浸的多元消费体验。在莒县莒国古城,首店经济成为吸引游客消费的新特色;来到青岛上街里,历史街区的红瓦绿树与爵士酒吧奇妙共存,追求品质与情调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在淄博红叶柿岩景区,山间红叶与晾晒的玉米、辣椒等秋实相映成趣,生动诠释着“来红叶柿岩晒个秋”……
随着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已经开始转换赛道,山东如何打造文旅的“长远口碑”?
(一)
一次难忘的出游体验,足以在社交媒体时代形成强大“种草”效应,引来源源不断的慕名者。山东致力于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游客玩得舒心开心,满满的情绪价值将“流量”变为“留量”。
假期山东持续降雨,多家景区不仅免费为游客提供雨衣、热姜汤等,更是创新推出“晴天险”,为游客提供免费重游,将阴雨天气的出游遗憾,化作再次体验的服务保障,彰显“好客山东”的温度;烟台蓬莱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所将免费对社会开放,同时还协调了22个免费停车场,共计5280个车位;济南首条山顶无人机外卖航线在千佛山正式开通,游客们在千佛山上也可以实现“外卖自由”。
回看近些年文旅“出圈”的案例,从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到淄博烧烤的“烟火气治愈力”,从“村超”赛场的乡土情感到“特种兵旅行”的青春仪式感,当下,“不想特种兵式打卡,只想慢下来感受情绪价值”,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心声。一次能够传递温度与情绪价值的旅游体验,才会让顾客感觉“物超所值”。
(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大省山东,古老和年轻从不矛盾,山东的文化是活的、是潮的,还是能体验的。
这个假期,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节会效应持续放大,尼山圣境推出有朋音乐节、粉黛花海音乐会、尼山敬师礼和盛大的尼山圣秀文化夜游,“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广活动打造了近悦远来的假日文旅市场氛围;德州乐陵影视城以“盛世同福”为主题,以集福为主线,引领游客体验园区活动,形成可触可感可玩的游玩闭环;济宁大洪漫谷景区举办千年苗寨女儿节,微山县南阳古镇开展“运河映月贺中秋 古镇欢歌庆国庆”活动。
近年来,山东不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推动业态创新、跨界融合赋能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体验从“观看式”向“参与式”转变。
以“场馆游”为例,山东持续推动场馆服务升级,给广大游客的文化之旅加点“科技”。山东博物馆推出“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依托考古资源讲述城市千年脉络;济南市博物馆开展非遗螺钿首饰制作、古籍修复体验等活动,曲山艺海博物馆推出玉兔灯笼手作与探馆寻宝活动;青岛市博物馆设置木版年画体验区、XR数字体验区,青岛市美术馆举办穆夏艺术展等3大展览,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三)
在山东,“文体旅+”带来的“流量”正在推动文旅经济的发展。
10月1日,泰安泰山城建队对阵淄博齐稷联合队的这场焦点之战,在泰山体育场激情上演。这场赛事不仅点燃了大众的参与热情,更以“文体商旅”融合之势,使传统“十一”黄金周进阶为更具张力的“赛事黄金周”。让观众在欣赏精彩球赛的同时,享受多元化的消费体验,真正实现从“流量”向“留量”的转化。
前不久,山东发布《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放大票根经济等具体举措。从创新业态,到创新场景,再到“文体旅+”发展,山东正从多角度发力,激活文旅消费。
聊城依托“全国轮滑赛”等赛事推出专属优惠,观赛群众凭赛事有效票根等,可在聊城市51家A级旅游景区享受免票或折扣优惠;滨州博兴举办“2025博兴麻大湖半程马拉松赛”,促进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游客在景区休闲娱乐的同时观赏高品质体育赛事。
观赛的同时,游客还可以参与国庆期间持续举办的“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中,品尝地道的山东特色美食。枣庄举办“‘果’然不同·山东水果美食争霸赛”,配套非遗展示与运河大集,美食争霸赛活动区域总客流量达到59.7万人次;潍坊举办“‘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暨‘潍有尚品’万人品鉴会”,现场发起“一小时内吃朝天锅的人数”挑战,最终以2728人的参与规模成功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完善服务体系、丰富个性供给,“宠客”与“留客”齐头并进、好服务与大客流相辅相成,山东文旅经济的“假期热”就可以变为“长久热”,也会让广大游客体验到更加美好的“诗与远方”。(文/李振华)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