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两进式木构院落静卧在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青瓦木墙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
墙面悬挂的文物保护标识注明现任安全管理人吴行,作为吴石将军的侄孙,他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活态见证。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原本静谧的故居近日涌来众多参观者,有游客专程从宁德驱车一个半小时前来,只为感受剧中英雄真实的生活场景。
吴石故居那面外墙,灰扑扑的,看着斑驳,院子里的树也就剩下些稀疏的枝叶,风一过,沙沙的响,门口广场上那尊雕像,朝着东边,差不多一米八高,帽子压得低,眼睛直直看着前方,旁边的石墙上刻着几行字,是毛泽东的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大冬天的早上,手摸上去冰凉,屋里那些展柜,摆着将军的各种资料,旧照片,还有军服,这些东西都是这几年才慢慢弄起来的。
吴石,就是这地方的人,1894年生的,从小念书就特别行,保定军校考了第一,后来又去日本留学,陆军大学还是第一,成绩单寄回来,整个村子都轰动了,家里人拍了合影,就挂在堂屋正中间,蒋介石也很看好他,一路升到国防部中将,当了参谋次长,他办公室那张桌子,老旧的木头,上面堆满了文件,桌角放着个烟灰缸,抽屉里还藏着密码本,那几年国民党内部乱得很,吴石就坐在沙发上跟几个人小声说话,脸色很凝重,没过多久,1947年,他就开始悄悄给中共传情报,半夜里提着个箱子,五百多箱绝密档案就这么送了出去,台湾战区的防御图,直接送到了延安,毛泽东就在另一张桌子边上看着地图,旁边的人低声说,这东西能抵十万兵。
1950年,台北马场町,天都黑了,几个兵押着他走进院子,朱枫也跟在后头,谁也没说话,他就在一本画册背面写了最后一首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字迹都歪了,纸角也被手心的汗浸湿了,家里一夜之间就全变了,夫人王碧奎被抓走,大儿子吴学成才十六岁,小儿子七岁,兄弟俩拉着手站在街口,没人敢认,还是吴荫先偷偷把他们领回了家,晚上窗户关得死死的,生怕被人发现,大陆这边,吴韶成和吴兰成兄妹,户口本上被盖了“旧军官子女”的戳,分配工作总也轮不上好的。
一直到1973年,国务院下了个文件,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整整二十三年,老家的亲戚才敢在人前抬头说话,1994年,北京香山福田公墓,夫妻俩的骨灰盒终于放在了一起,立了块汉白玉的石碑,碑文是儿子吴韶成写的,罗青长亲自审过,上面的字刻得特别深,一到春天就堆满了鲜花,后来电视剧一播,墓前天天都有人来,献花,拍照,讲着他的故事。
《沉默的荣耀》里头,于和伟演的就是吴石,剧里那句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电视屏幕亮着,家里人就围在老宅院子里看,吴行的手抚摸着老宅的门框,屋檐下的灯亮着,院子还是那个老院子,历史好像就在身边,人虽然不在了,可故事还在,这个院子连着过去,也连着今天,英雄的名字,就挂在墙上,讲给一代代后人听,门口那个广场,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脚步声,吴石的故事,从来没断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