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居自治区最北端,东临鄂尔多斯市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黄河穿东过,西依贺兰山,湖泊星罗棋布,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531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石嘴山市辖2个区、1个县。截至2024年末,石嘴山市常住人口73.94万人。
1975年11月23日,撤销银北地区,恢复石嘴山市。石嘴山市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历史悠久,秦朝时设浑怀障,西汉时设置第一个行政建制——廉县,悠久历史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贺兰山岩画、古长城、北武当寿佛寺、平罗玉皇阁、田州塔等人文古迹,拥有移民文化、贺兰山文化、工业文化等民俗文化;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地处宁东、蒙西两个国家千亿吨级煤田之间,是呼包银兰经济带、宁夏沿黄经济区、宁蒙陕乌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讨论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千米,包兰铁路、京藏高速、乌玛高速、109国道、110国道等贯穿全境,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石嘴山境内有5A级旅游景区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星海湖等风景名胜。
历史沿革
今宁夏全境、陕西与山西北部及内蒙古河套地区等,被统称为“朔方”,为戎狄部落的游牧之地。春秋、战国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前(前221年),市境尚未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牧地。
秦朝,蒙恬率大军北上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平原),筑万里长城,于市境内黄河东侧(现银川市兴庆区境内)筑边防城障浑怀障,设立浑怀都尉,属北地郡辖,是为市境内行政建置之始。
汉朝,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筑廉县(在今平罗县),是为境内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
唐朝,前期属灵州都督府管辖,先天二年(713年),于市境黄河西设定远军,后升为县。景福二年(893年),升为警州。
宋朝,市境属陕西路灵州辖,置定远镇。至道年间(995年~997年),改设威远军。
西夏,宋咸平四年(1001年),定远镇为党项人占。西夏景宗大庆元年(1036年),改定远镇为定州,设定远县。太平四年(1024年),西夏于州境内筑省嵬城。
明朝,属陕西布政司宁夏卫。永乐初年(1405年前后),筑“平虏城”,嘉靖三十年(1551年),改为平虏守御千户所。
清朝,属甘肃省宁夏府。雍正二年(1724年),设置平罗县。后又置新渠县、宝丰县。
中华民国时,市境属甘肃省宁夏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宁夏省,市境为平罗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市境平罗县析置惠农县、河东增设陶乐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宁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平罗、惠农、陶乐、磴口四县。
1949年9月25日,市境解放。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报请国务院撤县(惠农县)建市。
1959年4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撤销惠农县,成立石嘴山市的请示报告》。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第93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设立石嘴山市,撤销惠农县,将原惠农县的石嘴山等10个乡(镇)划归石嘴山市的行政区域,其余地区划归平罗县”。
1972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银北地区,辖平罗、陶乐、贺兰三县及大武口区(一区)、石嘴山区(二区)、石炭井区(三区)。
1975年11月2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银北地区,恢复石嘴山市,由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由石嘴山迁至大武口。辖一区(大武口区)、二区(石嘴山区)、三区(石炭井区)、郊区4个市辖区和平罗、陶乐两县。
1987年1月,撤销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市辖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和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
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石炭井区,将其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将宁夏隆德县的隆湖吊庄及平罗县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三个村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全市辖大武口区、石嘴山区和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
2004年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石嘴山区和惠农县,设立惠农区。2月11日,撤销陶乐县,将原陶乐县的红崖子乡、高仁乡、马太沟镇划归平罗县管辖,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0年3月26日,石嘴山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石嘴山市,驻石嘴山,当时石嘴山市辖石嘴山镇(区级)与尾闸、黄渠桥、宝丰3个公社。4月,石嘴山镇改建为2个区,组建南街、北街2个城市人民公社,2个公社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同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市郊3个公社划小为8个公社:尾闸公社划分为尾闸、下营子2个公社;将黄渠桥公社划分为黄渠桥、燕子墩、西永固3个公社;将宝丰公社划分为宝丰、庙台、礼和3个公社。
1962年5月,南街、北街2个区合并为市辖城区。
1963年5月,国营园艺农场变为集体所有,称为园艺公社。7月,将黄渠桥、宝丰2个公社划归平罗县管辖;平罗县的大武口镇(驻石炭井)和大武口公社划归石嘴山市。至此,石嘴山市辖城区1区、大武口镇1镇和尾闸、下营子、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园艺、大武口等8个公社。
1968年,大武口镇驻地迁到大武口,在石炭井设置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为大武口镇的派出机构。
1970年10月,将石炭井从大武口镇划出,撤销石炭井街道办事处,改置为石嘴山市辖石炭井区,驻石炭井。
1972年,设置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地区机关驻大武口镇,石嘴山市归属银北地区。
1973年,大武口镇升格为区,全市下辖第一区(驻大武口)、第二区(驻石嘴山)和第三区(驻石炭井)。
1975年,将大武口公社和园艺公社分别划归大武口区和石嘴山区管辖;同时组建了市直属公社领导小组,管辖其余6个公社。
![[宁夏 石嘴山市]](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554d2096f084858aa62f2ba9f166826~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924339&x-signature=70UsYkwHag9IAQcNq%2BlX5s6hD%2Fg%3D)
1976年,撤销市直属公社领导小组,设置石嘴山市郊区,管辖尾闸、下营子、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等6个公社。
1979年,将大武口区的的大武口公社、石嘴山区的园艺2公社划归郊区管辖。
1981年,三个区以驻地更名,即大武口、石嘴山、石炭井3个区;市驻地迁到大武口;全市除管辖3个区、8个公社外,还管辖平罗、陶乐2县。
1983年,郊区各公社改称为乡。
1987年,撤销石嘴山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原郊区所辖的大武口乡及园艺乡的沿环村,分别划归大武口区和石嘴山区管辖;惠农县辖7个乡。
![[宁夏 石嘴山市]](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697207c7d5446e3aee7bcbcbc7d1839~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924339&x-signature=vKq35UPPubTc1oe6VG7rJRNik6g%3D)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3月,石嘴山市辖2个区、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大武口区五岳路51号新区行政中心。
下辖区划
大武口区
长城街道
长胜街道、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长城街道、青山街道、石炭井街道、白芨沟街道、沟口街道、长兴街道,锦林街道、星海镇
惠农区
北街街道
北街街道、南街街道、中街街道、育才路街道、河滨街道、火车站街道、红果子镇、尾闸镇、园艺镇、庙台乡、礼和乡、燕子墩乡
平罗县
城关镇
城关镇、黄渠桥镇、宝丰镇、头闸镇、姚伏镇、崇岗镇、陶乐镇、高庄乡、灵沙乡、渠口乡、通伏乡、高仁乡、红崖子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临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鄂托克后旗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东西宽约88.8千米,南北长119.5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总面积53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嘴山市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海拔在1090~3475.9米之间,按地形地貌可分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四种类型。境内贺兰山最高峰海拔3475.9米,面积1605.7平方千米,占石嘴山市土地总面积的30.24%。
石嘴山市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夏热而短促,春暖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年平均气温8.4~9.9℃。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3.2℃,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188.8毫米。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文
石嘴山市境地表水系由黄河干流,黄河一级支流都思兔河、水洞沟、贺兰山山地沟谷,黄河引水排水渠系、平原低地集水湖沼组成基本骨架,绝大多数水量属黄河过境水。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黄河水渗人和山地降雨贮备,富集于山前洪积扇及平原地带;贺兰山风化浅山地带贮存少量风化裂隙水;鄂尔多斯台地地下水贮存少。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石嘴山市境水资源总量为10.805亿立方米/年,该地产水量仅1.585亿立方米/年,黄河引入量为9.22亿立方米/年(除去泥沙含量)。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666亿立方米/年(含黄河引入量)。各地貌区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贺兰山区集水面积1346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532.6毫米,年均降水量26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439亿立方米/年。洪积倾斜平原区集水面积484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0.0毫米,年降水量219.6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8亿立方米/年。冲积平原集水面积2199.6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1毫米,年降水量169.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0.046亿立方米/年。台地集水面积423.3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0毫米,年降水量189.2毫米,地表水资量0.013亿立方米/年。该地自产的地表水资源仅0.546亿立方米/年。市境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5.668亿立方米/年。其中接受山前侧向补给量为0.12亿立方米/年,大气降水的人渗补给量为0.919亿立方米/年,河道渗漏和引黄渠系渗漏补给量为2.446亿立方米/年,田间人渗补给量为2.123亿立方米/年,井灌回归补给量0.006亿立方米/年。
![[宁夏 石嘴山市]](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a65c440b7044135a1d1246573b9961c~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924339&x-signature=9eb7IrwXv%2ByxVinAqlHQMfFUGDM%3D)
植物资源
石嘴山市境有天然乔木林4600公顷,集中分布在贺兰山腹地海拔1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带,依海拔呈垂直分布,主要树种有青海杉、油松、杜松、灰榆、山杨等,系水源涵养林。天然灌木林7720公顷,主要分布在平罗县陶乐镇境内沙漠边缘和台地区及贺兰山区浅山地带。主要树种有白茨、蒙古扁桃、红柳、山榆、酸枣、柠条,在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重大生态意义。市境有草场面积259114.4公顷。有野生植物665种,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四合木4种植物被列为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另有4种属贺兰山特有种或准特有种植物。
动物资源
石嘴山市境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40目84科216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154种、两栖爬行类11种、鱼类42种。主要经济动物有5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斑嘴鹈鹕、黑鹳两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大雕、蓝马鸡、灰鹤、大鸨、小鸨、石貂、蓑羽鹤、纵纹腹小、鸢、马鹿、盘羊15种。其中盘羊、马鹿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区。
矿产资源
石嘴山市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煤炭储量为25亿吨,全国12煤种中该市就有11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6.55亿吨,硅石储量5亿吨,粘土储量1300万吨。
交通运输
综述
石嘴山市境西部横切贺兰山地的沟谷(山口)历来是联结中原农耕区和北方草原牧区的交通孔道。惠农区濒临的黄河段,水面狭窄,河床稳定,清初以来一直是宁夏联结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华北地区的水旱码头。包兰铁路和109国道、110国道、乌玛高速公路贯通市境。石嘴山(惠农区)和平罗两座黄河大桥横跨东西,联结宁夏、内蒙古,构成市境交通的主体。市区至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交通距离81千米,距银川河东国际机场100千米,距首都北京市1282千米,距兰州市529千米,距包头市450千米,距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分流线宝中铁路中卫站248千米,距运煤出海口秦皇岛市1639千米。
2024年,石嘴山市公路货物运输量5482万吨,与上年持平;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65.17亿吨千米,比上年下降0.7%。
公路
国道:109国道、110国道、244国道
省道:101省道、301省道、303省道
高速公路: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乌海—玛沁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816)、石嘴山—银川高速公路(宁高速S27)、石嘴山—银川高速公路石嘴山至平罗联络线(宁高速S10)
铁路
途经铁路:包兰铁路、包银高速铁路、平汝
火车站:石嘴山站、惠农南站(高铁站)、石嘴山南站、惠农站、大武口站、西大滩站(货运站)
公共交通
石嘴山市公交由石嘴山市安道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隶属石嘴山市善道交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主要从事公交运营服务,承担着公益交通运营的重要社会责任。现有员工332人,公交车230辆,(其中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00辆,纯电动公交车120辆,LNG公交车10辆),运营线路19条(大武口区12条,惠农区7条)。
风景名胜
沙湖
沙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距首府银川以北42千米,包兰铁路、京藏高速、109国道傍湖而过。湖泊面积4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沙漠面积22.52平方千米,最高处可达百米。2007年景区荣获国家首批5A级景区,并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并在西部旅游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两项国际认证。2010年沙湖景区获得“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称号。
玉皇阁
玉皇阁位于宁夏平罗县城北门外,为宁夏最大的道教庙宇,是座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楼阁簇拥,基高顶尖,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续修,占地4200平方米,坐北向南,砖包台座,南北长105米,东西长40米,分为四级,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最高建筑“三母殿”距地面约26米。整座建筑包括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三清殿、三母殿,玉皇殿、洞宾殿、文昌阁、关帝阁、无量殿等。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位于大武口区三千米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总占地面积2.21平方千米,2020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由旱生植物园、北武当寿佛寺、贺兰山生态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其中,北武当寿佛寺区是整个生态旅游景区的核心。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寺。整座庙宇自北朝南,依山而建,四进四合院落的组合布局严谨,中轴建筑山门楼、多宝塔、大雄宝殿、藏经阁,清慈禧太后曾钦赐“护国寿佛禅寺”。北武当寿佛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庙会期,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拜佛祈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