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晶晶)国庆、中秋假期,哈密市紧扣“双节”主题,以“节”聚人气、以“文”赋内涵,多渠道、多形式策划开展各类文旅活动30项,构建起“景区有亮点、文化有看点、全域有热度”的全域旅游格局。记者从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10月1日至8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5.30万人次,同比增长29.34%;实现旅游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43.95%。
哈密市文博院凭借《中国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德化白瓷展》这一高品质临展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更精心策划组织了“月满古丝路·家国共团圆”——哈密市博物馆国庆中秋两节嘉年华等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哈密市文博院供图
哈密文博院院内的胡杨景区进入最佳观赏期。“走进胡杨林,就像走进了画里,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千年故事,让人沉醉又迷恋。”河南游客楚甜甜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
游客在伊吾胡杨景区欣赏秋景。伊吾胡杨林景区供图。
为让这份“胡杨之美”不止于视觉震撼,更添文化温度,2025新疆·伊吾第十七届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此精彩上演。“弦歌伊吾 乐会胡杨”天边胡杨演唱会用歌声点亮戈壁,千人共种国旗传递爱国情怀,篝火晚会点燃狂欢热潮,为游客打造“白天赏胡杨盛景、夜晚品新疆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景区接待游客达6.8万人次,同比激增221.5%,创下历史最高接待纪录。
游客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打卡拍照。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 摄
假期“打卡”哈密的热潮席卷从城市景区到乡村田野。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内,伊州区2025年农民丰收节在此火热进行,民俗展演、趣味互动轮番上演,稻草人艺术王国形态各异,鹦鹉互动乐园萌趣十足,玉米迷宫充满挑战,非遗打铁花表演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金色铁花在夜空绽放,赢得游客阵阵喝彩。“我们从乌鲁木齐来探亲和游玩,听说丰收节很热闹,特意带孩子来体验。巨型稻草人、熊猫兔乐园、五彩风幡,每一处都很有新意。”游客杜雪宁说。
游客在阿勒屯古街打卡拍照。哈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嘉慧 摄
这个假期,多元主题活动更让哈密文旅体验“百花齐放”。阿勒屯古街内“双节同庆・灯映家国——同心筑梦促团结,明灯寄愿耀哈密”活动、东天山景区的“我在哈密东天山祝祖国生日快乐”活动、塔库坎儿井景区的“月满华诞,雅丹礼赞”庆祝活动,以及巴里坤县文博园的“月满华章,博物共赏”中秋主题活动,从田园风情到人文底蕴,从自然景观到民俗体验,哈密用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全方位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游客,真正实现“全域皆可游、时时有精彩”。
文旅融合为假期注入深厚底蕴。假期里,哈密市4家图书馆、4家文化馆、3家博物馆、3家美术馆、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共接待游客6.51万余人次。让游客在畅游山水之余,沉浸式感受哈密文化魅力。
当前,哈密文旅热度未减。从翼龙雅丹的地质奇观,到伊吾胡杨的千年风骨;从丰收节的田园乐趣,到文博场馆的文化熏陶,哈密正通过业态创新与服务升级,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优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