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0月15日的第一缕晨曦洒下时,市民游客会惊喜地发现,武康路上多了一处新的文旅打卡点。经过20多天施工,395号上影演员剧团外墙正式焕新,秦怡、白杨、上官云珠、孙道临、王丹凤、张瑞芳、赵丹7位上影演员剧团的“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浮雕展露笑颜。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这些电影艺术家们的浮雕,正如中国电影在上海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烙印。
效果图
沿着武康大楼往北走约200米,就能看到上影演员剧团漂亮的白色小洋楼。外墙原本是简单的灰色。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拿出手机,上面记录着每一天的施工变化。9月17日开始搭建围栏,拆掉旧墙那天是9月20日,正好是他的生日。“以前我从没意识到,装修的声音也可以这么‘美妙’。”他说,每天,他都要来现场听着围墙生长的声音,看它一点点变化。
上影演员剧团外墙原貌
10月14日下午下起蒙蒙细雨,施工依旧马不停蹄,现场火花四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看到,新修的淡灰色墙体有着欧式风格,装饰着复古镂空图案,与整体建筑氛围和谐,不时有行人驻足欣赏拍照,其中不乏外国游客。整个国庆期间,这里以布墙围住,建筑工人一直在辛苦作业。
国庆期间,外墙施工用围挡遮住。
“很开心能赶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实现这个梦想。”这几天,佟瑞欣几乎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外墙焕新工程,他孩子般的兴奋被副团长陈龙拍个正着。“为这一天我已经等了两年,差点就放弃了。”因为外墙变化关乎市容更新,牵涉到的部门很多,光是项目会就开了大大小小十几个,佟瑞欣说,“感谢徐汇区和湖南路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相信这些浮雕可以永远留在这座城市里,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上影演员剧团外墙正在施工 钟菡 摄
上影演员剧团位于网红街区武康路,游客众多。有了浮雕墙,观众可以近距离触摸、感受上海电影文化历史。每一件浮雕上都附有标注艺术家生平、代表作简介的铭牌,浮雕形象设计也特意选取角色照片,而不是生活照。比如赵丹是《林则徐》里的形象,孙道临是《渡江侦察记》中的形象,王丹凤是《护士日记》中的形象,张瑞芳是《李双双》中的形象,观众看到这些角色后,也可以回忆和了解这些经典电影。
上影演员剧团大门原本老化生锈,此次也更换一新,并在旁边放一块介绍铭牌,建筑内部也在上影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装饰重修。10月27日,上影演员剧团一年一度的重阳敬老活动又将举办,此次活动同时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到时内外焕新完毕,将迎接牛犇、达式常、梁波罗等老艺术家回到一个崭新的演员剧团。
据悉,上海将打造首个“电影街区”,武康路也在这一范畴内。“也许很多年轻人已经对他们不太了解,无论是特地来上海旅游,还是无意中散步经过,都欢迎大家来这里走走看看。”佟瑞欣看来,这些电影艺术家正如中国电影在上海这座城市留下的深刻烙印,将他们的浮雕融入城市街景,也是对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最好纪念,“上海为什么是电影之城?欢迎来这里亲身感受。”
原标题:《武康路新增文化地标!上影演员剧团外墙焕新,他们是电影在这座城市的文化烙印》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李茂君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钟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