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人民剧场内,锣鼓铿锵,戏韵流芳。在徽班进京235年之际,2025京剧文化季拉开帷幕。开幕式中,西城区发布三条京韵研学路线,为市民、游客探寻国粹历史和市井烟火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发布的“京剧主题快闪生活馆”联动西城戏曲文创店,提供戏服试穿、妆发体验等服务。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百顺韩家潭。”这句民谚道出了西城与京剧的缘分。在大栅栏、椿树等地区,星落着多处名角故居和与京剧相关的旧址、戏楼、戏园子。对于不熟悉京剧的人来说,一走一过,可能就错过了谭鑫培、梅兰芳。因此,第一条“京剧发祥溯源线•探秘京剧诞生地”助你追本溯源,探寻国粹形成之路。其中包含北京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徽班进京落脚地和演出场所的安徽会馆,百年老戏楼湖广会馆和2018年建成的京剧主题公园——京韵园。
台上的戏韵铿锵不是京剧的全部,在第二条“京剧生活美学线•市井烟火中的戏曲基因”中,市民、游客可以漫步大栅栏商业街,在三庆园听一曲国粹,出门再捎上一只戏曲脸谱糖画,边走边赏味;到瑞蚨祥欣赏精美的刺绣戏袍,再去内联升试一双“京剧主题布鞋”,把国粹“穿在脚下”,轻松将这套戏曲“行头”带回家。
还可以到护国观音寺、梨园公会了解“同光十三绝”的往事和京剧发展的历史。
即便是京剧“小白”,也一定听说过塑造了虞姬、杨妃、穆桂英的梅兰芳。走进“京剧振兴传承线•对话大师与现代剧场”路线,在梅兰芳纪念馆了解大师生平、欣赏行头、信件等展品;前往人民剧场和梅兰芳大剧院,看一出《天女散花》,赏一折《贵妃醉酒》,感受梅派艺术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即日起,2025京剧文化季相关系列活动将陆续展开。除三条路线和“京剧主题快闪生活馆”外,还包括开幕式、闭幕式文艺演出两场主场活动,“国粹恒韵•薪火相传”“青春京彩•锐意出新”“联动共生•区域协同”“戏韵融情•艺泽民生”四大核心板块与多个戏曲产业项目,持续擦亮“京剧发祥地”这一历史文化金名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骜,方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