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融媒讯:在古老的泰山脚下,五条清澈的溪流——牟汶、赢汶、石汶、泮汶和柴汶,从莱芜、章丘、新泰等山脉奔涌而出,如同五条银龙蜿蜒西行。它们在泰山南麓交汇,水流汇聚一处,河面骤然开阔,水势平缓如镜。当地先民惊叹于这壮丽景象,便将这汇集之地称为“大汶口”,意指“五汶合流之口”。
大汶口因此得名,成为大汶河的古渡口。六千年前,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孕育出灿烂的大汶口文化,留下丰富史前遗址。河水滋养万物,却也时发洪水,淹没农田。但“五汶”的合流让大汶口成为交通枢纽,《尚书》记载古人以汶水为航道,运载贡品直达济水。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一个临河的村落——大汶口社,因地处大汶河入海口,商贾云集,民生兴旺。村民们以“汶”为名,纪念这条滋养千年的母亲河。朝廷见其繁荣,特旨升为“汶口乡”,从此,“大汶口”之名在史册中熠熠生辉。岁月更迭,民国时升为镇,人民公社时代后,1985年正式定名大汶口镇,承载着东夷遗风,流淌至今。
时光流转,大汶口从渡口发展为繁荣小镇。今日,站在古石桥上,五汶汇成的碧波依旧流淌,见证着大汶口的由来——那五水合一的自然奇观,成就了这片文明摇篮。
记者丨编辑:刘璟 王梦雪
通讯员:王浩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