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作为长江上游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宛如一条灵动飘逸的丝带,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袤大地之上蜿蜒穿梭。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孕育出独特的康巴文化,成为多民族地区共享的璀璨瑰宝。
雅砻江,古名若水,亦称泸水,俗称打冲河、小金沙江,乃三江源国家公园第四条大江。雅砻江源头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多镇巴果村——巴颜喀拉山主峰南麓的迥曾巴果神山脚下。迥庆巴果神山曾是布日顿玛部落的神山,传说山神迥庆巴果骑枣红马,身姿矫健,威风凛凛。该部落位于现今青海省称多县珍秦镇、扎朵镇、清水河镇一带,神山与部落的故事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雅砻江源头增添了神秘而独特的色彩。
源头地势独特,高原草甸与山丘连绵起伏,构成了一幅壮美而又和谐的画卷。源区右边分布着大小泉眼十三处,泉眼潺潺流淌汇聚成一股清泉。左边山峦叠嶂前,赛尼岗(གསེར་ཉ་སྒང་། 形似金鱼脊)就像金鱼横卧,侧旁有一汪清澈的小湖泊,湖水宛如一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之上。站在金鱼脊上极目远眺,东有炯庆巴果神山巍峨耸立,南面有尕朵觉悟神山庄严守望,西面有冉翁当顿神山高耸入云,北面有蒙杂折神山静静伫立,神山遥相呼应环绕四周,共同构成了这片地域独特的神山景观。泉眼的涓涓细流与冰雪融水在扎普直考(རྫ་ཕུ་གྲུ་ཁུག扎曲河源头拐弯处)汇聚,形成了“扎曲”,在源区被称作“扎溪曲”。扎曲作为雅砻江源头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江水的最初汇聚,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源头标识,更是雅砻江生命之源的起始点,承载着雅砻江奔腾不息的使命与希望,赋予了这条大江独特的魅力与灵魂。雅砻江源头地面海拔高达4800米,山峰海拔5200米,相对高差较小,地势平坦开阔,山间溪流源于冰川融雪,河道浅且宽,呈现出一种雄浑而壮阔的高原风貌。它自源头东南流至尼达坎多后进入四川,流经甘孜、凉山二州,在横断山脉的峡谷间曲折前行,最终由攀枝花汇入金沙江,全长约1571千米,流域面积约13.6万平方公里。
雅砻江在康巴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尊崇地位,被誉为“康巴母亲河”。它不仅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水源滋养,更成为当地文化的灵魂象征。雅砻江流域孕育了独特的游牧文化,扎溪卡草原作为扎溪卡游牧文化的发祥地,“扎溪卡”意为“雅砻江畔”。这里是藏地四大神山之一——尕朵觉吾神山的所在之处,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厚文化根基。流域内分布着丰富的古村落、岩画以及古建筑遗址,还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野生动物迁徙廊道。雅砻江不仅是藏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区和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流域两岸亦是汉族、彝族等其他民族的生活家园,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汇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文化风貌。
2021年9月1日,“雅砻江探源——寻访康巴母亲河源头”活动由玉树州称多县发起,探源小组对雅砻江源头展开了详尽深入的考察。其成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雅砻江这一第四大河流的后续科学考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依据。称多县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区,雅砻江源扎溪卡草原拥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当地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首届三江源牦牛文化节”“中华祖山巴颜喀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公桑日”“世界最大规模(万头)牦牛奶现制酥油”项目申报世界纪录活动以及首届雅砻源头水文化暨藏系绵羊文化节等,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展示独特的民俗风情与自然风光,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推动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称多县身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区,雅砻江源扎溪卡草原具备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当地着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游牧地区文化传统与大众习俗,秉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使得雅砻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雅砻江,这条奔腾在康巴高原的生命之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文化的千古传承,它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孕育地之一,这条康巴母亲河,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沉淀、文化的多元交融与生态的无限希望。它不仅是中国多民族地区的共同财富,更是全球重要的生态屏障。让我们珍视并悉心保护好雅砻江,让它继续悠悠流淌在康巴大地,滋养万物生灵,传承文明薪火,为子孙后代留存下这片神奇土地的美好记忆,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