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年以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推进文化润疆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让各族职工群众在文化浸润中收获沉甸甸的幸福感。
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讲解员讲述的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故事太感人了,让我对兵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近日,市民李娜在参观完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后的感叹,道出了众多参观者的感受。
近年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构建起以革命历史纪念馆、图书馆等为核心的多层次、广覆盖红色教育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旅部门通过专题展览、情景宣讲、互动体验等鲜活形式,让理论学习既有高度又接地气。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承办、接待主题党日活动超950场次,党的创新理论顺着“文化脉络”走进田间地头、社区楼栋。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今年已举办党性教育活动1300余场次、红色主题研学活动350余场次,接待兵地各族群众超15.35万人次,同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活动2000余场次。红石榴博物馆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宣讲等百余场,组织红色研学20余场,引导各族群众坚定“四个自信”。
公共服务直达基层
“展览太精彩了,既能欣赏精美的定瓷,还能进一步增强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前不久,库尔勒市民王芳专程带着女儿来到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三楼临展厅参观。这是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坚持“硬件”“软件”同步提升,通过争取资金支持、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完善师团连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群众。积极争取国家资金1600余万元,专项用于师团连三级文化活动开展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上半年,红石榴博物馆建成开馆、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与图书馆、美术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共同构成“四馆一中心”公共文化服务核心体系。
在资源下沉方面,铁门关市图书馆推进总分馆建设,通过“流动图书车”巡访、“基层借阅点”服务等形式,让图书资源直达连队、社区。美术馆全年举办展览5场次,接待群众超1.8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打造“节庆+主题+培训”服务体系,全年承接会议、演出等20场次,参与人数达9887人次,开设12期公益培训班,342个课时吸引3890人次参与。
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演员表演都很出色,节目也很精彩。在铁门关,隔三岔五就有文艺演出,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随时能去,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近日,铁门关市丝路香街商业中心广场欢声如潮,刚刚看完一场文艺汇演的市民朱耀儒开心地说。
今年,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耕“百日文化广场”品牌,举办第十三届职工文艺汇演、兵团“村舞”展演,承办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巡演,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以“我们的节日”为抓手,围绕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等活动7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20万人次。
兵地文化融合持续深化,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推动师团连三级与周边县乡村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6万人次。依托河北援疆资源,推进“高雅艺术进师市”项目,邀请兵团秦剧团等文艺团体演出51场,服务群众11665余人次。
“我们将继续优化文化阵地功能、创新活动形式、加强人才建设、深化兵地融合,让文化之花在天山南麓绚丽绽放。”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侯莉华表示。(魏承亿 吴瑞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