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
2025年10月17日,湖州传来好消息——联合国旅游组织第五届“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在湖州安吉举行,南浔荻港村喜获殊荣。
荻港村,这座千年古村落再一次来到世界的聚光灯前。“苕溪渔隐 梦里水乡”的江南村落,像极了湖州的整体气质,古朴幽雅、诗情画意,低调而有实力。
兼具都市繁华与乡野恬静的湖州,是不少人心中的“最江南”,也是全球唯一拥有两个“最佳旅游乡村”的城市。有人用CityWalk的方式感受湖州的城市脉动,也有人在怡人的乡野间流连忘返。荻港村,作为老舍之子舒乙先生的笔下“最好的江南小镇”,走进它就成了打开湖州的100种方式之一。
今天让我们从荻港村出发,看看湖州的乡野之美。
来到村子,做一次“精神村民”
10月中旬,天气稍微有了些凉意。或许是国庆假期刚过的缘故,记者走进荻港村时,游人并不算多。
古朴的村子静卧在运河岸边,村口河港纵横、芦苇依依,古水埠依旧保留着江南的温柔面孔。微风吹拂,每一次呼吸都是历史的厚重与空气的清新。这里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桑葚鱼塘系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孕育了人类最早的丝织品,也孕育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湖州南浔荻港村一景。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走在小巷间的石板路上,木制的窗棂、屋檐与水岸边的美人靠讲述着荻港的悠长历史。千年时光在这里被温柔地保存下来,又被新的创意悄然唤醒——旧作坊成了手作商店,一元茶馆旁也有了青春版。
荻港村似乎有着说不出的魔力,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不自觉地爱上。如果说最佳的感觉,那其实都在舒乙的描述里:“在江南六小镇之外,我终于又找到一处,也许是更好的,它叫荻港村,在湖州市和孚镇。说更好,是因为荻港村更古朴,更完美,原汁原味,实属难得。”
“小桥、流水、人家” 的意境和“民和、家兴、业旺”的繁荣,让人心暖暖的,只愿醉卧其中,不愿醒。
荻港村景色。南浔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已经来过荻港村好多次了,喜欢荻港的悠久历史、渔家美食和安静的生活。坐在水边的茶馆喝喝茶,在街边市集或家门口的小摊上买两斤新鲜的菱角,咱也能做一回荻港村的‘精神村民’。”江苏来的游客边说边笑。
记得在2023年,首届“良渚论坛”举办时,荷兰画家、海牙皇家画协主席范德库伊·艾德·安东尼乌斯(Eduardus Antonius Van Der Kooij)来到荻港村,瞬间变得像一个好奇的“小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他看蚕丝织造工艺,品尝鲜糯的鱼丸,小心地触摸各式湖笔。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这里,说荻港村像极了在荷兰家乡的渔村。
范德库伊·艾德·安东尼乌斯。受访者供图
在同样是“最佳旅游乡村”的安吉余村,“新村民”“精神村民”更是被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挂在嘴边。在这个绿水青山包围的小村庄里,最适合用Citywalk的打卡方式,来一场专属于自己的Countrysidewalk。
余村的稻田是现实里的 “稻香河流”,青年图书馆和邮局也吸引了诸多年轻人驻足打卡。在余村,不需要旅游攻略,每一位偶遇的村民都会是你的导游,每一处都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不少来到余村的“老外”也被这里的风景吸引,点一杯“村咖”在田间静坐,感受乡村生活的惬意。下地挖土豆、摘蔬菜,亲手烹饪,品尝自己劳作所得。这种非打卡式的深度体验,让不少外国游客直呼“太棒了”。
安吉余村村。受访者供图
“安吉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在余村,有民宿、农场、村咖、酒馆、竹海……而且春夏秋冬皆有不同,每一次来都会有新的惊喜。”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告诉记者,可以说,在大余村玩上一周不成问题。
踏进乡村,“情绪价值”给到位
没来余村时,就被周围人各种安利,其中“瀑布咖啡”得到的票数不少。而直到走进它,才真正感受到“瀑布咖啡”的美妙与震撼。
入口处,热带雨林般的造景营造出神秘气氛。往里走,拨开掩映的绿叶,深蓝的矿坑湖水、飞泻而下的瀑布迎面扑来,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瀑布咖啡一景。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这里原本是余村冷水洞矿坑遗址,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了“美丽风景”。沿矿坑海拔修建的巴厘岛风情高脚楼,木质栏杆与悬崖的野草相映成趣,有人坐在湖边长椅上自拍打卡,也有人等待落日黄昏的别样风情。
“不少人从上海驱车过来就为了喝一杯咖啡,说是喝咖啡,其实想要的是一份‘情绪价值’。”瀑布咖啡运营主管步天宇告诉记者,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的基础上,整合咖啡、悬崖餐厅、水上划桨、音乐吧等多元业态,打造出了一个沉浸式的自然体验空间。这里已经成为乡村新消费的特色场景,国庆中秋假期日均客流在5000人次左右。
在乡村游里,人们找到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种情绪的疗愈。城市的喧嚣退到身后,心绪在稻浪与炊烟间慢慢沉淀。看一场日落,像是和时间和解;走进村口的老茶馆,听风掠过竹影,也听见内心久违的安静。
乡村游的真正价值,不止在“看山看水看人家”,而在于让人重新看见自己——那份在自然间被唤醒的松弛、柔软与喜悦,是现代生活里最稀缺的情绪财富。正如记者在小瘾·半日村的入口处看到的一行字“未来最大的奢侈品就是乡村生活”。
安吉灵峰街道的小瘾·半日村。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小住成瘾,偷得浮生半日闲。”小瘾·半日村位于安吉县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横山坞村。这里原是一个空心村,如今已成为吸引百余名创新创业人才的集群民宿村落,被誉为“新时代桃花源”“未来中国乡村范本”。
小瘾·半日村里有民宿、咖啡馆、手作商店,也有度假基地、艺术街市等。可以在老屋改造的咖啡馆里发呆,也可以在溪边摊开画本描树影,但更多的人只是静静漫步在村子里,什么也不做。这里的“瘾”,不是沉迷,而是一种温柔的依恋——对慢生活的瘾,对心安的瘾,对人与自然重新亲近的瘾。
同样是对人与自然重新亲近的瘾,记者在十里芳菲·香积岭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村落屋舍星罗棋布在山谷间,在这一片山野秘境中的芬芳之地,“香”成了无处不在的体感。
位于湖州吴兴的十里芳菲·香积岭村。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村子里种植了大量香料,踏进去就像来到了一座香氛天堂,24小时都在做“按摩”。而在秋日的当下,香积岭村则漫溢着“树树皆秋色”的层次前奏,穿过水杉林的溪水携来山野的疗愈之力。
“来到这里的游客,可以在山野间、村子里散步喝茶,也可以在一些商店里进行手工体验,学习一些香料的知识,给自己做一个喜欢的香包。”十里芳菲·香积岭村的负责人童敏告诉记者,希望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可以获得身心愉悦,获得不一样的“情绪价值”。
住进乡野,上一堂“体验课”
在湖州,乡村已经不只是农田的概念,而是一种有温度、有内容的体验场。
“每到周末或假期,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体验陶艺制作,把自己的天马行空转化成千姿百态的陶泥‘艺术品’,颇受家长与孩子们的欢迎。”水漾窑里乡村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郑秀峰告诉记者,通过有效激活窑里村农村闲置资源,正将旅游业培育成村里的支柱产业。
曾经的窑里村是一个污水横流的“养猪村”,一到夏日臭气熏天,用村子里的老人的话就是“远远望去,村子像是冒着绿光。”
郑秀峰告诉记者,窑里村有较长的窑烧造历史,窑文化也是不少老一辈村民的记忆,而这个小朋友进行手工体验的窑文化馆正是由废弃的猪棚进行改建。窑文化馆经过“微改造、精提升”后,不仅能够全面展示窑里村的制窑历史以及全国制窑历程,还带动了一批研学热、团建热。
南浔区善琏镇窑里村窑文化馆内部。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暑假期间,窑里村开展了“窑里国际艺术共生计划”,浙江音乐学院的学生与来自南非、印尼等国家的青年代表共话乡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如今,走在“窑里仙境”,每一处都透露着艺术的气息,来这里工作生活的青年也越来越多。
湖州的乡村经历了从“风景化”到“生活化”的转变。现在的湖州乡村,不只是让人“去一次”,而是让人“留下来”。
湖州的每一个村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中国美学”。余村的绿色发展理念、荻港村的运河文化、莫干·庾街的夜游经济、9号公路的生态运动,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充满韧性与想象力的图景——那是一种既有土地温度,又能与世界对话的现代生活。
位于湖州德清的莫干·庾街。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我们首站就选择了莫干·庾街,感觉这里整体氛围很惬意、很悠闲,带着女朋友来这里度假感觉很放松,希望能收获一段美好的旅程。”国庆期间南京游客颜国键来到德清,在莫干·庾街参与NOW! FESTIVAL主题活动,享受“逛”的乐趣,感受“闹”的氛围。
“莫干·庾街NOW! FESTIVAL主题活动不仅是一场节日活动,更是一种街区的表达,我们希望此次活动既有商业的活力,又有人文的温度,也能有自然的链接,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莫干山,愿意为它停留和融入。”德清县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有限公司营销副部长潘琪表示。
而在长兴的太湖9号公路,不少人选择用骑行的方式来一场“大自然的体验课”。当车轮碾过斑驳树影,湖风拂去尘世喧嚣,太湖9号公路不只是通途,更是解锁江南诗意的密钥。
位于湖州长兴的太湖9号公路。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在这里放空自己,吹着太湖的风,看日升日落。这是一个远离工作、摒弃焦虑的港口,治愈的小港湾。这大概是大家都愿意来这里的理由。”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这样说道。
当夜幕降临,莫干·庾街的灯光映照在游客身上,太湖9号公路的骑行者归来,十里芳菲·香积岭村的花田仍在轻轻摇曳。湖州,这座以山水著称的城市,正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让世界看到一个更温柔、更灵动的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