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层林尽染。在塔里木河畔,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公园换上了金色的盛装。10月18日,以“天下有胡杨 轮台是故乡”为主题的轮台县第十届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轮台县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新篇章的生动体现。
记者 陈彦强 摄
近年来,巴州文旅产业持续升温,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轮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将胡杨这一独特的生态名片,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
与往届相比,本届胡杨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实现了从单一观光向“一站式”多元文化体验的战略升级。活动巧妙地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民俗互动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致力于实现现代与传统、动态与静态、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轮台塔里木胡杨林公园副总经理聂鹏说。无论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还是钟情传统艺术的爱好者,亦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客,都能在本届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种以游客为中心、以体验为核心的模式,正是轮台县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记者 陈彦强 摄
来自厦门的摄影师马义霞正在胡杨林中为当地9岁的依丽米努尔.买买提拍照。“这里的胡杨与浓郁的民俗风情相得益彰,为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这不仅是自然风光,更是生动的文化景观。”马义霞说,依丽米努尔主动找她帮忙拍照,成了她自驾游新疆以来结交的最小的朋友。
本届活动的一大亮点,在于成功实现了现代潮流与古老传统的和谐共生,让游客在感受胡杨千年神韵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文化的脉动。“金色脉动·电音胡杨”电音节邀请国内知名DJ与乐队,在广袤的沙漠胡杨林中奏响电子音乐的强劲节拍,为古老的风景注入了青春与活力。“你要跳舞吗”文艺展演则融合了传统歌舞与现代创意编排,充分展现了轮台各族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此外,“胡杨林直播大会”邀请网络主播与媒体记者深入景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将节日的盛况和胡杨林的美景实时传递给全球网友,有效提升了轮台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线上影响力。
记者 陈彦强 摄
在拥抱现代元素的同时,活动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的丰厚土壤。“迪娜尔之歌”农牧民曲艺比赛、第八届鼓吹乐麦西热甫大赛、第六届民间歌谣比赛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接连上演,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些活动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传承,也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交流情感的广阔平台,生动诠释了“文化润疆”的深刻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果。
为了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本届活动精心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引导游客从美的“欣赏者”转变为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金色轮台·镜遇胡杨”旅拍节在景区内设置了十余处主题鲜明、设计精巧的摄影点,并提供汉服与艾德莱斯绸等民族服饰租赁服务。来自杭州的游客李苗身着绚丽的艾德莱斯绸裙,在金色的胡杨树下拍照留念,她兴奋地说:“穿上这样美丽的民族服饰,在千年的胡杨林里拍照,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这种文化体验非常特别,令人难忘。”
记者 陈彦强 摄
与此同时,面向广大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寻找胡杨林超级游客”摄影大赛同步启动,鼓励人们用镜头记录下眼中最美的胡杨瞬间。在胡杨林深处,“天生嚣张”青春创意市集汇聚了各类非遗手作、胡杨主题文创产品和特色风味小吃。游客刘惠对一件胡杨木雕刻的骆驼爱不释手:“这些文创产品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充满了设计感,是带给亲友的绝佳伴手礼。”
记者 陈彦强 摄
一场成功的文旅活动,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优质的服务保障。据轮台塔里木胡杨林公园执行总经理全春燕介绍,为迎接旅游高峰,公园不仅新增了十余处特色摄影点,还扩建了超过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并增设了2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持续优化游客的出行和游览体验。
“我们将以本届胡杨文化旅游节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以胡杨文化为媒,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努力将'轮台胡杨'打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轮台县文旅局党组书记、文物局局长姜宝英表示,“这不仅是推动轮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责任与担当。”(记者 陈彦强 陈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