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桂香,漫过黄浦江的霓虹岸线;国庆红旗,映亮萨迦古城的石砌街巷。当双节的团圆意韵在申城上空交汇,一场跨越4300公里的“三色萨迦・一沪百应”文旅之约,在徐汇区黄浦江畔浪漫上演,让雪域文脉与申城烟火,共谱团圆新章。
千年沪上,梧桐弄堂藏着摩登余韵;千年萨迦,仲曲河畔沉淀着雪域信仰。恰逢西藏自治区迎来60载辉煌华章,这片载着信仰与荣光的沃土,以此为契机赴沪。其背后,是早已深深扎根的沪藏协作:从徐汇援建的宿舍楼、远程医疗云医院,到高原藜麦、藏红花的产业增收路……每一件实打实的帮扶,都为此次文旅之约注入了“沪藏一家亲”的暖心底色。
秋日游园・非遗市集
双铺联动,把萨迦“装”进团圆礼
作为此次活动的文化窗口,徐汇・GATEM西岸梦中心“唐韵中秋”市集和龙华会“梵音江湖”市集上的“萨迦小铺”同步营业,将萨迦的非遗韵味与生活美学尽数呈现,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沪”,便能触摸雪域的千年质感。
在西岸梦中心小仓广场的“萨迦古城”和“汇爱萨迦”摊位,藏香袅袅漫过鼻尖,轻捻一缕,仿佛触到了高原草木的清冽;货架上,印着萨迦古城纹样的皮具格外吸睛,它们取材自萨迦神山牧场的优质牛羊皮,并将象征传统与吉祥的红、白、蓝三色及海螺等元素巧妙融入。背上一件,仿佛就将帝师故里的千年祝福缀于肩头,成了兼具文化底蕴与实用价值的“双节潮品”。更有装满高原祝福的文创福袋、印着藏地纹样的胸章、绘着萨迦元素的夜灯、刻着祈福寄语的转经笔、写满千年哲思的萨迦格言素笺。
同期,徐汇・龙华会的“千年萨迦”摊位同样热闹。这里的展品与西岸梦中心遥相呼应,却多了几分“江湖”与“梵音”的碰撞——藏香旁摆着文旅手册,手册里萨迦寺的壁画、高原的星空与龙华会的市井烟火相映;巨幅唐卡作品前,常有游客驻足比对“雪域梵韵”与“海派风情”的异同,工作人员轻声讲述萨迦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发祥地的渊源,让每一件展品都成为“活的文化名片”。两个市集,一处藏着中秋的团圆意,一处融着江湖的烟火气,却同样让萨迦的千年文脉,变得可触、可赏、可带。
中秋夜藏韵盛会
歌舞燃情,推介叙意,团圆礼赠山海情
中秋月圆之夜,徐汇龙华会的夜空被月光染得温柔,点亮的龙华塔洒下清辉,与舞台的暖光、街巷的灯笼霓虹交织一体,中心舞台成了双节最动人的“文化聚场”——藏韵歌舞、文旅推介与互动抽奖在此相融,让雪域风情与沪上团圆意撞了个满怀。
萨迦古城艺术团的演员们依次登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祥索舞》的裙摆随节奏飞扬,缀满刺绣的藏装在月光下流转,似格桑花绽放在舞台中央;《藏戏》的古朴唱腔裹着高原的厚重底蕴,与《我曾在西藏》的温情歌声交织,歌词里藏着沪藏协作的点滴故事,引得台下观众或轻声跟唱,或举着手机记录,连晚风都似被这份热闹与真诚感染。随后,《天路》《向往神鹰》的旋律响起,辽阔的曲调仿佛将观众的视线拉向4300公里外的雪域,雪山、草原与古城的画面在脑海中铺展,满是向往。
歌舞落幕后,萨迦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索朗扎西走上舞台,以“月圆沪藏”为题开启文旅推介。他介绍,萨迦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发祥地,萨迦寺素有”雪域敦煌”的美誉,藏着千年的文化瑰宝;如今在徐汇援藏支持下,萨迦古城正全力冲刺5A级景区,就是希望让更多人走进这里,感受雪域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今夜浦江月与萨迦月同圆,盼更多上海朋友循着这份缘分,来帝师故里看看。”简短真诚的推介,为台下不少观众未来的雪域之行埋下伏笔。
穿插其中的多轮互动抽奖,更是将团圆氛围推向高潮。每一份礼品都藏着萨迦的心意:印着吉祥纹样的胸章、刻着萨迦格言的转经笔、绘着古城风光的“帝师之印”夜灯等文创礼物次第送出。台上,工作人员为中奖者献上洁白的哈达;台下,笑语与月光交织,藏地的文创礼品、沪上的团圆笑脸与悠扬的藏歌余韵相融,成了沪藏情谊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
多场歌舞闪现
雪域声韵绕申城,双节添彩
除了中秋夜的专场盛会,双节期间,萨迦古城艺术团还带着非遗歌舞在徐汇多场快闪,让雪域声韵融入申城的烟火日常。在徐汇西岸梦中心船坞,傍晚时分,《吉祥索舞》《扎西岗谐热》的灵动舞姿如约而至,与黄浦江的江涛相映,让秋风里多了份雪域的鲜活;夜幕降临后,船坞北侧亲水平台响起《回到拉萨》的熟悉旋律,歌声伴着江涛与外滩的钟声遥相和鸣,成了双节里随处可见的“文旅共鸣”。
当萨迦古城的帝师文脉触碰申城的活力灯火,当藏戏的铜钦声融入黄浦江的潮音,这场由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和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萨迦县人民政府和上海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萨迦小组(徐汇)主办的双节文旅之约,早已超越“推介”的意义——它是西藏60载发展荣光的一次沪上亮相,是沪藏援藏三十载情谊的又一次生动见证,更是千年非遗在新时代找到的“烟火落点”。未来,沪藏仍将以文化为桥,让雪域的格桑花与申城的白玉兰,在山海相知中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来源:上海合作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