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正浓,恰逢寒露,独步于山河堰与山河观之间,细雨如丝,将整片山水浸润得宛如水墨长卷。这一天的行走,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穿越千年的文化回响。


山河堰
沿河而行,浊浪拍岸,水流湍急,奔涌向前。岸边古堰静卧,仿佛仍记得当年汉代萧何、曹参主持修建时的号子声声。这便是山河堰,始于汉,兴于宋,曾为汉中粮仓奠定根基。雨雾缭绕间,远山如黛,云锁峰腰,几处白墙灰瓦的屋舍隐现山腰,与林木共生,不扰自然半分清寂。


山河观
转入山径,一座红柱蓝瓦、飞檐翘角的拱门迎面而来,门前列石狮镇守,木台青石映着湿漉漉的晨光,正是山河观入口。此地原名山河祠,始建于宋庆历年间,为祀汉相萧曹而立,2008年重修后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道教场所,内有三清、龙王、土地诸殿,香火虽未盛,却自有庄严肃穆之气。

拾级而上,殿宇层叠,彩绘斑斓,金纹饰柱在阴云下依旧熠熠生辉。一棵黄叶树斜倚廊前,似在低语秋声。远处汉王刘邦与丞相萧何、大将韩信的高大雕像巍然,三人并立,衣袂庄严,仿佛重现昔日贤臣共治的气象。介绍牌上字迹清晰,道尽此地沧桑变迁,令人驻足良久。


山河观
山河观又称山河庙、萧曹祠、酂邺祠(因萧何被封为酂侯、曹参被封为邺侯,故亦称酂邺祠)。 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为纪念汉丞相萧何、曹参创修山河堰(又称萧何堰)造福汉中人民而建。山河观原址在河东店镇后街,毁于1981年特大洪水,2008年应民意重建于褒谷口南口的山腰处,山势雄伟,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内设灵官殿、斗姆殿、三清殿、三官殿、三圣殿、龙王殿、土地殿、萧曹祠等,塑有神像99尊,为陕南规模较大的道教场所。


褒姒铺——位于褒谷口南口处,鸡头关山下、褒河水西岸。相传是我国第一个美女褒姒的故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买笑""褒姒一笑值千金"等历史故事,就来源于美女褒姒的传说。

投稿作者:光羽真人【ZHYR】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