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沈阳中街盛京龙城一楼中庭龙潜凤采,蚕意融融,“何以文明——龙图腾 玉文化 礼天下”文化艺术展在此开幕。本次展览由沈河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为指导单位,由豫清缘文化艺术空间、二传百家姓大数据研究院、探原文化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
协办单位有:辽宁企业家春晚、辽宁省数字新零售行业协会、沈阳市大东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专委会、沈阳非遗公馆、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辽宁观陵山福寿园、辽宁军创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公司、辽宁省中国梦战略思想研究会、北京江源鼎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辽宁中天蚕业科技有限公司、朝阳市美衣纺织工贸有限公司、知颜一品香韵。
主持人:周六一
展览以辽河流域文明为核心,通过“文物活化+学术赋能+产业链接”模式,既为红山文化申遗凝聚社会共识,也为辽宁柞蚕产业升级搭建文化桥梁,书写“文化铸魂、产业筑基”的辽宁实践。
步入展厅,8000年文明脉络清晰可见:查海遗址赭红石堆塑龙的复刻品再现“中华第一龙”的古朴神韵,牛河梁遗址玉龙凤佩的纹路折射出先民的审美智慧,红山玉猪龙、兴隆洼玉蚕等展品则串联起龙图腾与玉文化的演进历程。公益展览吸引了诸如老年文物爱好者、亲子家庭及年轻粉丝等群体驻足,策展人生动的解读让“高冷”文物变得可感可触,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无门槛
借助沈阳文旅和的强势迈进,让更多的公众对于辽宁的龙图腾演进史,玉蚕文化考古工作,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柞蚕文化板块堪称本次展览的“产业亮点”。从8000年前兴隆洼玉蚕印证东北是蚕文化发源地,到如今辽宁柞蚕产量占全国首位,展区内的清代丝绸刺绣、现代柞蚕家纺、蚕蛹深加工项目等实物,直观呈现了蚕文化的“古今对话”。
据现场介绍,2024年西丰柞蚕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彰武“蒿柳养蚕”模式更是实现“治沙+致富”的生态经济双赢,而展览规划的8000年蚕文化纪录片、沉浸式体验馆等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柞蚕文化与文旅、家纺等产业深度融合。 开幕式上,红山文化学者颜祥富分享了红山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路径,辽宁省博物馆原考古队高青山老师则从文化发展史观角度重塑我们对于龙文化的认同,朝阳美衣纺织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孝久则作为企业代表讲述了柞蚕产业从技术突破到人才培养的发展故事。沈河区政府领导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加大对红山文化申遗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悉,展览期间还将开展柞蚕丝绸非遗表演、特色申遗贴龙鳞等活动,持续激活辽宁文化与产业活力。
本次展览将历时五个月至2026年3月,全程对公众免费开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