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拍摄的太舞滑雪小镇 王伟宏/摄
作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实践地,张家口市拥有“首都两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后奥运经济等叠加优势,文旅体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市充分整合文旅体资源优势,持续做好后冬奥文章,全力打造国际冰雪运动与四季旅游目的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12个,完成投资317.41亿元,带动草原天路、桑洋水路年游客量突破5100万人次,“一带两路”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张家口文旅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文旅体多业态融合发展,点燃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夏日激情。在张家口市,文旅体融合拉动赛事经济的成果显著。精彩纷呈的赛事活动,不仅为体育爱好者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为张家口市带来了新发展机遇。8月16日,首届草原天路公路自行车赛在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开赛,随着发令枪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行车爱好者从崇礼“雪如意”出发,这场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自行车赛事,在平均气温21℃的清凉绿意中拉开帷幕。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以来,这样热闹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崇礼。
今年7月,第九届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在庆典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22个国家及地区的11117名选手踏上赛道。赛事期间,崇礼区共接待游客17.04万人次,同比增长77%;旅游总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3%。游客们除了观看比赛、参与赛事活动外,还纷纷游览张家口的各大景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消费增长。在赛事活动现场,看到最多的是“一人参赛,全家出游”,赛事的举办也带动了当地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崇礼区接待游客数量401.66万人次,同比增长19%。
截至目前,张家口市已举办了大境门古长城越野赛、“越山向海”人车拉力赛、2025WMRA山地跑世界杯(中国崇礼站)等多场赛事。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期间还推出了1个主场活动、3个专场活动和135场系列赛事活动,融合体育赛事、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多种业态,全方位点燃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夏日激情。
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推进场馆综合利用。起跳、投球、入网……今年7月,河北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刚刚完赛,省青少年体教融合标杆县(市、区)篮球比赛就在崇礼区冬奥村的体育馆内拉开序幕。在冬奥村,赛事和赛事间几乎无缝衔接。参加省青少年体教融合标杆县(市、区)篮球比赛的青少年运动员中,有不少是第一次走进冬奥村、住在冬奥村,亲身体验冬奥村一流的设施服务。这些青少年参赛之余还参观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太子城遗址展馆等,近距离触摸冬奥文化、感受冰雪运动魅力。
近年来,张家口市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引领,扎实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将举办重大赛事同全民健身结合起来,推进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张家口市大力推进冬奥场馆综合利用,承办各类赛训活动,截至目前共承办雪上国际专业赛事13项、国内专业赛事37项,举办文旅活动438项,承接259支次队伍约20万人次开展专业训练,举办196场3.54万人次青少年体育培训,涵盖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射击射箭等20个项目。去年11月,河北体育学院冰雪学院和张家口市冰雪运动学校在冬奥村揭牌,冬奥村里配套改建了综合运动馆、球类馆、标准足球场、运动员餐厅,满足学校需求。
融合发展成果丰硕,群众共享建设红利。自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以来,张家口市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县区资源,以精品赛事为延伸,以文旅融合为路径,让群众共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成果。崇礼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阳原县泥河湾博物馆等一大批文旅开发项目建成运营,初步构建起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总揽,坝上草原天路、坝下桑洋水路为支撑的“一带两路”发展新格局。怀来县推动文旅、交通、农业、林业等多领域资源“串珠成链”,今年6月推出的2025MTA天漠音乐节,带动6万余人次参与、辐射带动10万消费群体。崇礼区从“冰雪小镇”变身四季皆宜的“户外运动天堂”。张北县依托独有的旅游资源,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隆起带”,谋划了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都原始草原度假区等重点文旅项目。
(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稿;执笔人:马国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