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漫步总会有惊喜,它们如一颗颗珍珠般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为它们拂去浮尘。我一直喜欢独自漫步,在城市里兜兜转转,令我着迷的是那些不经意间的邂逅。
和陕西北路相交的延安中路549号是上海杂技团旧址,门口挂着“煦园”的牌子,上海杂技团驻扎在此长达数十年,直到1999年7月上海马戏城竣工,才搬离此地,迁入新址。
煦园的名字和这条路有关,因为延安中路原名福煦路,煦寓意温暖,取名煦园想必就有此意。煦园占地不过4000余平方米,原是一座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私家园林。园主是浙江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洪桢良,其子洪君彦是章士钊前女婿、洪晃的父亲。1951年11月19日,上海市政府以当时在上海颇有影响的杂技团体邓家班和邱家班为基础,在煦园内创建了上海人民杂技团,这是上海杂技团的前身。
两年前的一天,我从上海作家协会出来,经过延安中路549号门前,见门开着,便信步走了进去。一进门就看见右边一幢三层老洋房一侧挂着“煦园旧址”的牌子。转到房子正面,看到一幢典型的英式乡村别墅。建筑为红瓦坡顶,两侧有人字尖顶,外墙水泥砂浆砾石装饰,面朝花园的一楼有两级台阶通往。简单的石柱分割开三个横断面,两边为弧形,各有四扇落地长窗。当时底楼开了一家创意家居馆Pertica,透过落地长窗可以看见里面北欧风的家居小物件。走进去,看见的是一处仿佛打碎了调色盘的杂货铺,色彩、造型各异的物件静静地躺在货架上,有家具、香氛、咖啡杯、文具、装饰摆件等,还有一些店主淘来的古董。中进门处有一张自带弧度的木头玄关长凳,造型弯曲柔美,木色沉沉,一看就是好东西。卖吗?服务员摇摇头。二楼有一排窗子,三楼有三个尖顶老虎窗,两侧的大树把茂盛的枝叶撒在这幢楼前,便有了乡村别墅的味道。
别墅面朝延安中路的入口是一个小小的圆弧形围廊,周围有白色木头栏杆,三级弧形台阶通往里面,进去有楼梯通往三楼。那楼梯木质坚固,朴质简单的木栅栏扶手,只有几个圆球作为装饰。里面驻扎着办公室,见我闯入,便问,你是杂技团的吗?我笑着摇摇头,想来当年杂技团的人来这里怀旧的应该不少。这幢楼的正对面有一幢楼,青砖墙面,一侧的人字形楼的斑驳白墙上留存有20世纪60年代的标语。据说这幢房子原是杂技团成立初期的练功房。楼下的大门是现代风格的装饰,现在这里已是Acrobat创意园区的一部分了,里面是上海最大的花艺展示中心之一。
煦园里还坐落着几栋老厂房翻修后形成的一个创意园,有户外楼梯可以走到上面的平台,爬上平台,可以看到原杂技团的老房子和煦园,每个角度都能收获到好风景。园内有两株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银杏,还有两株高大的广玉兰,树龄也有百年。洋房左侧是一家名为“喫茶去”的中式茶社,这家店原先开在巨鹿路,我比较喜欢它的调性,现在开到这里,空间开阔了,门前还有个平台,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喝茶会很惬意。平台旁是一个袖珍的江南园林,想来煦园之名由它而起。
移步前往,见园林虽小,却处处透露出江南古典园林特有的风雅。园内叠石理水,水石相映。园中有一泓水池,池上架着一座拱形小石桥,四周有湖石假山、可进出的山洞、石阶梯、木凉亭、石笋、汉白玉石牌坊等,假山中间还挖出了小通道,设三个出入口,上面分别有“奇花异草”“曲径通幽”和“渐入佳境”的石刻。有趣的是这个假山不但可以穿行还能登高,穿出山洞则别有天地,曲径通幽处有石阶通往一幢现代风格的高楼。假山前是池塘,池塘里置有一八角形石制盆景,上面是假山,假山顶部设一五层石塔,周围有蜿蜒石梯通往,可谓巧夺天工。
煦园地上全都用彩色碎石子铺成各式图案,有小花、葫芦、鱼儿、蜻蜓、蝴蝶等图案,可谓一步一惊喜。两边各有6个石阶的小石桥扶手上雕有精致的花草图案,两边各雕刻着模样可爱的小石狮子。此桥共有三个桥拱,中间一个桥拱上刻有“万丰”字样。在山丘最高处坐落着的木制凉亭上有镂空雕花,虽已失去原来的鲜艳颜色,但看上去更为古朴。牌坊上也两面都有字,分别镌刻着“松篁深处”和“小琅嬛”,这些刻字全是繁体字。
从凉亭走下,半山腰见一小平台,上面放置着石桌石凳,看那石凳竟是云石图案,平台一侧是一幢平房,一排窗户向着园景,我静静地在石凳上坐了一会儿,看着眼前几乎无人的园景,心想下雨天坐在这里听雨看景该是会有远离尘俗、超然物外之感了。
原标题:《晨读 | 惜珍:延安中路有座煦园》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郭影 史佳林
来源:作者:惜 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