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上流淌着现代商业的密码,江水倒映着文旅融合的镜像。

当陕西省首批“商旅名街”的殊荣花落天汉长街时,这条街区正迎来又一个热闹的周末。

书香伴随咖啡的氤氲,茶香与汉服衣袂交织,天汉长街的白天,是文化与商业的共生画卷。当暮色降临,精酿酒馆的暖光与Livehouse的旋律点亮夜色,烧烤香气漫溢街巷,不少游客穿梭其间,定格街区的昼夜活力。

“喝完咖啡品热茶,饭后江边散个步,夜里再去酒吧小酌,这里的消费体验特别自然。”游客王女士的话道出了这条街的独特魅力。

游客感受到的良好体验,源自于街区良性有效的运营管理。
为实现商业脉搏与文化基因共振,天汉长街依托天汉湿地公园的自然场景,以“商业+文旅+生态”的运营逻辑,将3.85公里的街区划分为文化旅游综合区、天汉楼文化博展区、生态酒店区、文创街区、花香水街慢生活区五大功能板块,形成“文商旅”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业态布局。


从纽约时代广场的“汉风大年”快闪到千万流量的“云上新年”,从入选全国十大文创市集的鹮喜盛宴到接待80万人次的汉风嘉年华……街区以持续的文化活动IP打造,实现了传统资源向现代消费场景的创造性转化。这种“文化为魂、商业为体、旅游为用”的运营模式,不仅塑造了城市消费升级的标杆案例,更成为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引擎。

“我们聚焦提升品质和丰富的消费供给,针对性地淘汰了部分重复业态,选择高品质、有特色的商家入驻。”天汉长街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刘艺雯介绍道,目前共有160家特色商户入驻,聚集了美食娱乐、文化旅游、非遗文创、影视演艺等22个种类业态,年客流量可达600万人次,产值达3.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700余个。

2021年入驻街区的维也纳国际酒店见证了近年来天汉长街的发展和变化。酒店前厅经理张琳证实:“外地游客明显多了起来,甘肃、重庆车牌在停车场越来越常见。”

五味居汉中特色菜传了三代人,是汉中人心中的老店。当这家承载着城市味觉记忆的老字号进驻天汉长街,负责人黄勇发现,老手艺在新街区找到了更广阔的舞台。“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过来打卡吃饭,老店搬进新街区,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天汉长街的成功实践,为打造旅游消费聚集区提供了鲜活样本——通过精准业态规划与文化IP赋能,让每寸空间都成为消费磁场,让传统文化焕发商业活力,最终实现客流、产值与城市影响力的多重跃升。

短评:
真正的商旅融合,不在于建筑形态的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否让文化血脉滋养商业细胞。如今的天汉长街,正以文化认同驱动消费行为的创新模式,让每一次游览都自然转化为消费行为,这不仅突破了传统商业街区的物理边界,更通过深度激活在地文化基因,实现了从空间载体到内容载体的质变,使街区真正成为具有持续造血功能的旅游特色聚集区,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汉中样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