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
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
于国庆期间正式向市民开放
项目位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占地1350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作为济南市重点建设项目
是中建八局贯彻济南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项目功能定位为北派园林、济南样本
包括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
鹊华中新园、泉韵水坊等子项
作为城市地标性工程
对提升起步区整体价值、集聚资源禀赋
强化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规划与场景设计
打造文旅融合新典范
项目以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为文化意象
打造“一轴一塔三馆三区”空间格局
展现齐鲁景观与北方园林特色
涵盖休闲观赏、文化体验等多元功能
以新鹊华秋色擘画文旅商融合新图景
8天举办23场活动,接待24万游客
快速跻身济南文旅“新顶流”

主展馆鹊华中新园是国内首座
中新合作温室花园探游体验馆
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约2.65万平方米
由中建八局进行方案深化及施工图设计
融合新加坡元素,突出南洋风情
打造全国首家“创新场景、新奇体验
新潮文化”温室园林商业综合体

项目总体定位以北方
“高台堆叠”为设计精髓
屋顶起伏、飞檐翘角,与远山遥相呼应
新加坡鱼尾狮雕塑矗立
构成了“狮城”与“泉城”之间
一场无声的文化对话

2.5万平方米的玻璃穹顶
融合传统琉璃屋面结构与现代化设计
造型流畅舒展,观感典雅大方
项目组建专家团队
攻克采光顶模块化设计、挡雪板优化
钢结构形变控制等多项难题
实现屋面接缝严密、节点整齐
整体结构一次成优

场馆内部打造约4000平方米的绿植生态
其中,1000平方米温室雨林馆内
将展出珍稀的新加坡植物
通过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化构建
内部空间温室化、生境营建
等绿色技术的综合应用
营造一个低碳、舒适、健康的开放空间

泉韵水坊占地48亩
总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
项目以“三维水街”为设计理念
将城市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滨水空间
营造“一步一景”沉浸式游逛体验
旨在打造全时域、全场景潮流生活目的地

项目团队采用“土壤筛分+生物修复”技术
完成土壤改良,构建“海绵城市”系统
设置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滞留池等设施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5%以上
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团队提取“趵突腾空”“黑虎啸月”等经典意象
打造5处主题水景广场
同时融入传统坡屋顶、青砖墙面
中式金属窗格等济南传统建筑元素
辅以现代科技技术,赋予建筑持久生命力
实现“形古而神新”

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项目
秉持“城绿交融、无界融合”理念
重点实施水系连通、植被恢复
与土壤改良“三大工程”
通过构建生态廊道、恢复湿地
引入本土植物群落等具体举措
逐步恢复鹊山地区的自然生态平衡

项目团队系统推进立地改良与生态修复
通过土壤精细化勘测与理化分析
制定客土换填、有机肥与菌肥协同改良策略
优选旱柳、白蜡、国槐等耐盐碱乡土树种
运用透气管与智能水肥系统
成功构建森林、疏林、湿地等多类生境
形成层次丰富、功能复合的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塑形构建园区蓝绿生态核心
引入大寺河、通航河道等多路水源
依托微地形塑造自然岸线
建立“生态缓冲带—潜流湿地—
表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复合净化系统
显著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实现水质透明度与生态稳定性“双提升”
吸引诗会主场落地
鹊华胜景亮相全国

开园前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共同主办的《2025中秋诗会》在此圆满录制
并于中秋佳节在央视热播
节目以“月映泉城”为主题
在这个生态与文旅相融的城市新空间
讲述山、泉、湖、河、城
浑然一体又交相辉映的诗画故事

项目作为《鹊华秋色图》的实景地
将这幅古画从静态展品
转化为具有高度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意在通过这场国家级文化盛宴
让全国观众看到古画中描绘的意境
正在生态文化区的打造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决赛舞台设于园区动感草坪
以鹊山、华山之形为景,以地坪为画卷
绘出一条蜿蜒流淌的“黄河”
非遗街区热闹非凡
数字技术“点亮”城市坐标
月光、泉水、诗词交织成
一幅独具泉城韵味的中秋长卷
新兴业态+科技文化赋能
圈粉多元客群

金秋十月,鹊华更添诗意与活力
山东省园林文化艺术系列活动
机器人表演、首届草地音乐节
国际霹雳舞挑战赛、国际主题漫展
等系列活动火热开展
成功将休闲娱乐场景与科技元素融合
成为年轻人、亲子等多元客群休闲娱乐新地标
一山一水一画卷,一桥一园一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