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临沂文旅交出“流量”与“质量”双提升的高分答卷:全市接待游客989.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4%、14.69%;与此同时,“12345・临沂首发”受理旅游管理类工单104件,同比下降44.09%,其中A级景区工单56件,同比下降55.2%。一增一减的鲜明对比,彰显临沂文旅市场的强劲活力,更传递出城市的好客温度。
今年十一,沂蒙山蒙童胜境度假区开园即成临沂文旅“黑马”,假期接待游客62万人次,日均近8万人次,而“12345・临沂首发”转办工单仅16件。景区内“您马上提我马上办”投诉建议二维码展板,是其“开门红”更是“开门稳”的关键。“园区共设15块二维码展板,后台专人跟进,通过手持麦将诉求传递给就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场沟通整改,平均耗时不到5分钟。”山东蒙山袁家村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王国洲介绍。
新景区凭借精准服务打开局面,一些热门“网红”景区也通过持续优化实现服务升级。
琅琊古城作为外地游客必打卡地,工单“降量”凸显治理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此前,市民通过“12345・临沂首发”反映的诉求中,票务问题占比最高。“景区核心的《国秀・琅琊》演出是游客必看项目,部分游客因订错日期、行程变更等无法按时进场,退票诉求集中。”山东琅琊文旅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宾客服务部经理翁丹杰告诉记者,“但琅琊大剧院演出有指定日期场次,节假日座位紧张,当天退票会影响他人选座,此前规定需提前一天退票。”
为破解票务难题,景区分析往年工单数据制定针对性措施。“我们联合预订平台开通假期专线票务电话,加快改签退票效率;大幅增加演出场次,单日最高达11场;还设现场专线转接电话,实现问题现场处理。”山东琅琊文旅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月说。十一期间,其票务纠纷类工单量下降42.5%,整体工单量同比下降39.2%。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应对”的,还有沂蒙山龟蒙景区。面对假期期间天气的挑战,该景区用暖心举措与创新服务交出“雨天答卷”。10月3日,突发降雨致山顶大量游客滞留,市民通过“12345・临沂首发”求助。景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设候车时长提示牌,优先调度车辆,发放雨衣和姜茶,开辟老人孩子专属乘车通道,确保候车时长不超过1.5小时。
这一快速处置,缘于假期前景区围绕“无法改变天气,但能改变游客雨天出游预期”制定的完善预案。针对持续降雨,沂蒙山龟蒙、云蒙景区还推出“晴天险”:10月1日至8日,游客遇降雨,所持门票自动升级为“蒙山晴日约定卡”,可在2026年9月30日前,任选非恶劣天气免费重游任一景区。
而在临沂文旅版图中,除了自然景区的暖心服务,红色旅游景区也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与扎实的保障措施,收获了高人气与好口碑。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在十一期间策划丰富互动项目吸引游客,同时提前做好预案保障体验。“我们加强交通疏导、人流引导与安全维护,开放多处停车场和检票口;在演出沿线设服务驿站,提供坐席、冷热水与便民药箱。针对12345热线,安排专人对接文旅局,成立客诉处理小组,将大部分客诉消解在萌芽状态。”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副总经理闫纪锁表示。
从蒙童胜境到琅琊古城,从沂蒙山龟蒙景区到红嫂家乡旅游区,临沂文旅用一组组“高流量低投诉”的数据,展现了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魏强告诉记者:“我们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启动假日机制,快速处置游客诉求,做到‘快查清、快处理、快反馈’;推广‘亲情沂蒙’服务规范,充实志愿力量;严查‘不合理低价游’,提升游客满意度。通过景区服务‘专项深办’和‘一景一策’的整治,营造安全消费环境。”
未来,临沂文旅将以更精益的服务、更炽诚的热情对待每一位游客,持续擦亮“亲情沂蒙”品牌,让旅人感受“来了就是沂蒙人”的温暖。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波
编辑:王玉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