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女子在社交平台晒出
自己去各个地方旅游
带回来的冰箱贴
贴了满满一冰箱
她表示
“冰箱贴已经比冰箱贵了”
近日
相关话题甚至冲上了
微博热搜第一
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
“冰箱贴爱好者表示,可以接受”
不少人还晒出了“同款”冰箱
这届年轻人的冰箱
已然成了“旅行记忆馆”
如今在热门景区、网红博物馆,冰箱贴几乎已是纪念品标配,带回一枚当地的冰箱贴,成为不少年轻人留存旅行记忆的固定选择。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珍藏的冰箱贴。有从世界各地旅游带回的冰箱贴,拍照并标注国家:“冰箱贴是我走遍世界的足迹”;也有展示各地博物馆的文创冰箱贴,按朝代顺序排列贴好,俨然一场方寸间的历史“策展”。
在冰箱贴爱好者温苗博家中,冰箱贴展示板犹如微缩版地图。来自13个国家的200多件冰箱贴星罗棋布,完整记录下一年来的足迹。
“整面墙的布局都是精心设计,对我来说,每枚冰箱贴的归位都是记忆的重播。”温苗博说,无论过了多久,再看这些冰箱贴,还能回忆起当时挑选的地点,那日的天气和遇到的人。比起容易尘封抽屉的明信片,冰箱贴便于展示和收藏的优势更让她倾心。
山西的90后轩轩(化名)也表示自己每去一个城市旅游就买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冰箱贴,代表来过。还收藏过一些绝美的冰箱贴,都是“心头肉”。
北京的郝先生3年间收集了近500件冰箱贴,大部分是在博物馆买的。这些冰箱贴总共花了郝先生近4万元。他表示:“买冰箱贴是为了把这段记忆留住,就像古人结绳记事一样。”
一枚小小的磁贴
为何能让年轻人如此偏爱?
从文化认同来看,旅行冰箱贴早已不是“到此一游”的简单证明,浙江博物馆的云肩、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仕女等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审美与生活场景,恰好契合年轻人对“国潮”的追捧。
此外,对年轻人而言,冰箱贴更是对抗数字洪流的“实体记忆锚点”。不同于手机里易被淹没的旅行照片,冰箱贴能实实在在“扎根”在冰箱门上,是可视化的“旅行地图”。
除了自己欣赏,社交属性则进一步放大了冰箱贴的吸引力。在不少网络平台上,“开箱测评网红冰箱贴”“用冰箱贴拼中国地图”等内容持续走红,甚至催生“为了一个冰箱贴打卡一座城”的热潮。
一上架就火了,存货售卖一空;购买者线下大排长队,线上预约抢购。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天宫藻井等爆款,更是成了社交场合的“硬通货”。抢到限量款、晒出稀有款,能快速获得他人的认同,一些隐藏款甚至堪比“可互动的社交货币”。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备忘工具到文化载体
冰箱贴不再只是冰箱上的点缀
而是成为不少人收藏美好
表达自我的“人间邮戳”
你呢?
平时出去旅行会买冰箱贴吗?
快来评论区
晒出你家的冰箱吧~
-END-
编辑 | 莫香军
校对 | 杨莎、高志明、冯宇飞、魏实金
审校 | 谢欣
监制 | 余治国
信息来源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人民日报评论、新华网财经、华夏时报、看看新闻Knews
*转载请注明来源“幸福福田”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