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旅行应注意...!!
咱们老年人退休后,时间多了,总想出门转转,看看外面的风景,给晚年生活添点乐趣。可咱们身体不比年轻时,旅行里藏着不少该注意的小事,想玩得开心又安心,这些细节可得记牢。

首先,出行前一定要给身体“打个底”,这是最要紧的。别觉得自己平时没毛病就不用检查,出门在外,环境变了、作息乱了,容易让老毛病冒头。最好提前一周去医院,做个简单的体检,比如测测血压、血糖,查查心脏,跟医生说清楚要去旅行,问问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要是平时吃降压药、降糖药,或是有哮喘、胃病这些慢性病,一定要多带点药——至少比旅行天数多带3天的量,还得把药盒上的用法、用量写清楚,贴在药瓶上,免得记混。另外,把医保卡、病历本也带上,万一在外地不舒服,看病也方便。
其次,行程别“赶”,要“慢”着来,咱们旅行是享清闲,不是“打卡赶路”。很多年轻人旅行一天跑四五个景点,咱们可学不来。规划行程时,每天顶多安排1到2个景点,而且别选爬山太多、走路太远的地方,比如可以去海边散散步、去古镇逛一逛,少去需要爬很高台阶、挤很多人的景区。住宿也得挑好,尽量选离景点近点、楼层低的地方,要是有电梯就更好了,省得爬楼累着。坐车也别选太长时间的,比如坐火车,尽量选卧铺,坐汽车的话,每1个小时就跟司机说一声,停下车活动活动腿脚,防止腿肿。
再者,随身带的东西要“实用”,别图多、图全。鞋子一定要穿防滑的软底鞋,比如老北京布鞋、轻便的运动鞋,别穿新鞋,免得磨脚;要是平时走路需要借力,就带个轻便的折叠拐杖,不占地方,还能防摔倒。身上常带个小背包,装个保温杯(随时能喝上热水,别喝路边的冰水,伤肠胃)、几块全麦饼干(饿了的时候垫垫,别等饿狠了再吃饭,容易犯低血糖),还有手机——手机里存好子女的电话、导游的电话,设成快捷键,万一跟队伍走散了,能马上联系上。另外,身份证、银行卡这些重要证件,别都放在一个兜里,分两处放,再复印一份,装在背包里,万一丢了原件,复印件还能应急。证件
还有,旅行中吃饭、休息别“任性”。咱们肠胃功能弱,别见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就猛吃,比如辣的、凉的、油腻的,尽量选家常饭,多吃蔬菜、鸡蛋,少喝酒、少喝甜饮料。吃饭也别凑太热闹的馆子,找干净、人少点的,吃得放心。休息也很关键,不管上午逛得多开心,中午都回酒店眯半小时,别在景点的椅子上硬扛,容易着凉;晚上别跟团里的人聊到太晚,早点睡,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觉,养足精神,第二天才有劲逛。
最后,要是在外面觉得不舒服,别“扛着”。比如觉得头晕、心慌、胸口闷,或是腿肿得厉害,别想着“再忍忍就过去了”,赶紧找个地方坐下,给导游或身边的人说一声,要是情况没好转,马上去医院。咱们出来旅行,开心是第一位的,可比起看风景,身体舒服、平平安安才最重要。
其实老年人旅行,不用追求“去多远、看多少”,只要把这些注意点放在心上,慢慢走、慢慢看,既能欣赏风景,又能让子女放心,这样的旅行才有意思,你说是不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