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影剧院变身“红房子艺术盒子”,文体中心开到家门口,“微治理”让公共服务精准触达每位居民……苏州高新区浒墅关,文化赋能民生,宜居宜业乐享之城悄然崛起。
古韵新姿唤醒文化记忆
10月17日,浒墅关影剧院经保护性修缮华丽变身为“红房子艺术盒子”。连续3天的音乐盛宴,吸引超4万人次汇聚。
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完整保留老影剧院原有建筑红砖立面材质,将其内部改造为综合性展示空间,让老建筑从“记忆标本”变身“生活现场”,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激活历史空间、唤醒集体记忆的关键载体。
在浒墅关,“红房子”并非个例,还有浒关南北桥。“我们致力于将浒关南北桥打造成苏州首个运河上的文化艺术空间。”两座大桥已引入网红餐饮、咖啡店等,不定期开展书画、摄影、文创作品展,举办漫游打卡、非遗好物、亲子手作等文化体验。如今,南北桥成为浒墅关特色文旅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运河对岸,曾经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旧址,保留完整的民国建筑风格,打造成开放式公园。不断推出“好好玩”公园市集、林下音乐会等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新风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家门口尽享惬意生活
“文体中心就在家门口,想玩啥都有。”家住浒墅关新浒花园二区的顾伯伯乐呵呵地说。
文体中心指浒墅关文体中心(永莲分中心),原为浒墅关镇文体站,去年9月完成整体改造升级,打造“浒韵乐享中心”。这里设有日间照料、评弹书场、苏州图书馆新浒分馆等。同时,培育“永莲益家”“暖阳银龄”两支居民自治社会组织和“永莲悦韵艺术团”“永莲雅韵戏曲团”“舞动莲花舞蹈队”“莲香舞韵舞蹈队”四支民间文艺团队,丰富基层文化供给。
在韵动四季花园小区,浒墅关龙华社区设立“韵享·幸福空间”,打造全龄共享阵地。悦享服务覆盖老年关怀、青少年成长、亲子互动等多维度,已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惠及居民1200余人次。
今年以来,浒墅关以“山水韵 人文情 和美浒墅”为主题,开展“寄情浒墅关”社区组团专场活动和“共擎浒乐梦”惠民系列活动,实现传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现已组织开展“梨园雅韵,邻里有戏”等专场活动8场,主题惠民系列活动180余场,累计惠及2.3万余人次。
浒墅人家社区创新推出“社区馆长日”制度:每周选取2-3日,邀请居民担任“临时馆长”,全程主导舞蹈房、乒乓球室、健身区等公共空间的管理。如今,社区公共空间使用率提升40%,“我的社区我做主”意识深植居民心中。
在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健康小屋”,由退休医护志愿者轮流坐班,提供免费健康检测。眼下,“健康小屋”累计服务5000余人次,义诊惠及1.3万余人,实现“健康服务在家门口”。
浒墅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浒墅关未来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推出更多贴近生活、富有区域特色的文旅活动,让文化建设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推动更多“小而美”的改造落地生根,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真实的幸福与温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